所在位置:
将知识根植于内心  将理论外化于行动——有感于漳卫南局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结业之际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19-12-31 16:01:51 来源: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打印
     

 

很荣幸成作为第二期学员参加漳卫南局党校学习,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通过这段“冷思考”的学习,我有了一定时间来回顾、反思和总结自己以往的工作与生活,对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冷静思考和深谋远虑。如何将学到的知识根植于内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值得思考。

前进的道路,需要坚定信念

“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校集中授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自己熟悉理解和把握历史规律,坚定了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漳卫南局水利人,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要加快推进直管工程治理项目,着力解决河湖“四乱”等水事违法行为,确保漳卫南运河行洪安全,守护沿河人民群众安澜;要守住管理的红线,谋划发展的绿线,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规范码头、修船厂等企业的管理;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跨河高速公路铁路、煤改气、浮桥等民生工程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使漳卫南运河成为造福两岸百姓的幸福河。

成长的过程,需要精神洗礼

每一堂精彩的党课,都是对自己精神的一次洗礼。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经历了多次生死存亡时刻,但中国共产党人都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新时期水利行业精神,已成为指导水利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作为青年水利人,要时刻树立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要客观对待和处理存在问题;要学会笃实,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只有以新时期水利行业精神作为自己做人从事准则,才能在水利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再立新功。

奋斗的历程,需要汲取智慧

漳卫南局党委顺应时代发展,结合漳卫南运河实际,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保障”工作思路。如何使治水方针、总基调和漳卫南局重点工作深入落实,需要我们从知识中汲取更多的智慧。深刻领会和感悟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新形势下,漳卫南局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这一代水利人进行破解。要加快推进水资源立体调配工程体系建设,相机引入客水,发解决“水少”的问题;要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多种渠道支持河道水生态治理修复和水利风景区项目,解决“水脏”的问题;推进漳卫南运河立法和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为新形势下治水管水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和制度保障;要多种渠道增加创收能力,让市场在水资源配置和农业水价调整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理顺新时期河湖管理模式,突出管理地位,深化落实执法和监管责任;要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破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难题,为漳卫南局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赶考的路上,需要红色传承

西柏坡时期,正处于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的时期,如何汲取历史上的失败经验,打破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面临着“建政课”和“执政课”的双重考验。西柏坡精神作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孕育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和执政理念。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立了党内各项制度,提出了“两个务必”和“六条规矩”,为建立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漳卫南局建局61周年,六十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利人才,漳卫南运河水利人始终坚持传承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勇破善立、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优良的革命精神,而这些优良的革命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党校的课程和生活已经结束,但学习将永无止境。期间我收获着快乐、感动、友情和成长,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党校的结束不是一个终点,会成为我继续前行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将所学知识根植于内心,要将理论收获外化于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马国宾)

 
     
     
     
     
  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