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西柏坡精神指引我向前进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19-12-27 10:16:40 来源: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打印
     

 

12月25日下午,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梁胜文教授为我们讲解了一党生动的党课《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实践及时代价值》。通过梁教授的讲解,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的西柏坡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其重要性体现在: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立规矩”的地方、“耕者有其田”的发祥地、三大战役的指挥所、“新中国的试验田”……最终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不仅领导了新民主主义的全国胜利,也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向城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途径。

12月26日,恰逢毛泽东诞辰126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无比的敬仰心情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上午,我们瞻仰了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一句句警语、一件件文物、一挺挺机关枪、一辆辆破旧的小推车,把7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火岁月重现在我们眼前。西柏坡精神犹如奥运火炬般生生不息,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指引着当代人前进的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在今年3月份在“牢记‘ 两个务必’,永葆斗争精神”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评价,精辟全面,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刻领会“两个务必”提供了思想指引。

下午,我们分别瞻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是1971年开始在原址向北约500米山坡上按原结构、原布局复原重建。此处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驻地;九月会议的召开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指挥所;土地会议“耕者有其田”的发祥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地;“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立规矩”的地方。与此同时,这占地面积仅1.6万平方米的地方还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朱德等领导的办公及旧居地。很难想象如何将情报科、作战科、战史资料科集中在这一间仅有约三四十平方的小房间里,而这间房间恰恰是军事家毛泽东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并最终成功指挥了三大战役的作战室!看着这一幅幅泛黄的地图、一张张划了写、写了划的破旧纸笺,我被这些新中国开国元勋们这种艰苦朴素优良传统所折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着广大贫苦人民,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建立了新中国,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让我无比动容,这是何等伟业。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将踏着领袖的足迹,永远奋斗在路上!(朱志强) 

 
     
     
     
     
  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