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领袖的深情——读《梁家河》有感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19-12-23 09:38:03 来源: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打印
     

 

在党校学习已经四天了,昨天班委会组织进行了“读书分享会”,我们第一党小组的学员程现楠给大家分享了《梁家河》中的一篇文章《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当他读到总书记的话“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总书记依依不舍的情。我的心里顿时被感慨和感动所充满了,回到宿舍,我便把《梁家河》从头至尾细读了一遍。
《梁家河》整本书的语言,质朴的就像陕北高原的老百姓拉的家常话,就是在这质朴的语言间,流淌的都是满满的真挚情感,读着、读着,我的眼眶湿润了,仿佛看到了五十年前不满16岁的习近平总书记带着两箱子书从北京来到了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间,他不但学会了担水、和泥、抹墙等体力活,还学会了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等针线活,习近平总书记和梁家河的农民完全融到了一起,他说:“我就是个农民”。就是这个年轻的农民书记,在这七年带领梁家河的村民建了淤地坝、挖了沼气池,开了代销店等等,也是这七年的农民生活让找到了他一生的法宝——扎根人民、团结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后,始终心系着梁家河的百姓,他先后四次给村里回信,负担了曾经的伙伴的全额医疗费用,还给困难的村民寄钱,每当有梁家河村民到他的工作地时,他都会请到家里吃饭。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习近平总书记的根已经扎在了这片陕北的黄土地上了。
《梁家河》让我感受到了老百姓对总书记的情,在村委会门口,无数的乡亲激动的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身边,一步也不肯挪开。《梁家河》更让我感受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爱,说着陕北的方言,喊着当年伙伴的小名,使劲拍着伙伴的肩膀,坐着陕北的土炕,想着有情怀的酸菜。几步一停留,一语几情深。梁家河的山、梁家河的水、梁家河的人都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当看到乡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习近平总书记终于舒心的笑了。这就是一个大国领袖心系百姓的情,这就是一个大党领袖怀揣人民的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他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书读完了,我轻轻的把书合上,静下心来开始审视自己,怎么样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怎么样做才算是一名称职的水利工作者?我想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把自己的命运和漳卫河水利事业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带着满腔的热血和十足的干劲去维护我们的河道和堤防,让桀骜不驯的漳卫河变为两岸百姓的幸福河。(白俊良)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