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治理与管理篇Ⅱ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15-06-08 09:16:22 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打印
     

 

56、漳卫南运河系骨干河道的引洪标准是多少? 

漳河:漳河左堤和穿漳涵洞以上右堤保证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穿漳涵洞以下右堤保证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 

卫河及共产主义渠:卫河淇门至老观咀保证流量350立方米每秒,老观咀至浚内沟段为750立方米每秒,浚内沟口至安阳河口段为2000立方米每秒;共产主义渠刘庄闸保证流量为400立方米每秒,刘庄闸至老观咀为800立方米每秒。 

卫运河保证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强迫行洪为5500立方米每秒。 

漳卫新河承泄3500立方米每秒,强迫行洪5000立方米每秒。南运河控泄300立方米每秒,当卫运河来水量超过漳卫新河和南运河行洪能力3800立方米每秒时,如果河道发生险情利用恩县洼滞洪区蓄洪。 

57、漳卫南运河系遇超标准洪水时,卫河洪水如何调度? 

漳卫南运河系遇超标洪水时,卫河洪水利用沿河坡洼滞洪后,如上游来水量仍超过河道最大泄洪能力时,首先在道口附近扒开太行堤相机分洪入金堤河滞洪区;根据水情预报,黄、卫两河特大洪水相遇时,则将卫河洪水改向卫河——马颊河夹道分洪。分洪后,控制卫河老观咀以下最大泄量为5000立方米每秒(其中卫河为2000立方米每秒,其余水量在二道防线以上倒坡行洪)。安阳河口以下最大下泄3200立方米每秒。超量洪水向左侧分入漳卫三角区。 

58、漳卫南运河系遇超标准洪水时,漳河洪水如何运用? 

漳卫南运河系遇超标洪水时,漳河洪水经岳城水库拦蓄削峰后,下泄流量超过京广铁路桥1200立方米每秒安全泄量时,则临时炸开京广铁路引桥段行洪,洪水过京广铁路桥后沿漳河右岸泄入大名漳卫河三角地区。 

59、漳卫南运河系遇超标准洪水时,中下游洪水如何运用? 

漳卫南运河系遇超标洪水时,卫运河按5500立方米每秒超标准洪水时,当大名三角地区水位达44.7米量,来水仍超过5500立方米每秒时,破卫河龙王庙至金滩镇段右堤分洪入卫河——马颊河夹道。漳卫新河最大泄量为5000立方米每秒,南运河最大泄量为300立方米,卫运河超量洪水利用恩县洼滞洪。 

60、你知道南运河上开挖了哪些减河? 

为了减灾保漕,历史上对卫运河南运河治理的主要措施是浚河筑堤,开挖减河。 

早在唐代就开凿了无棣沟; 

明清两代(公元1412——1880年)先后开凿了四女寺减河、兴济减河、哨马营减河、捷地减河、马厂减河等。 

61、漳卫南运河中下游共建有哪几个蓄水闸?主要用途是什么? 

在卫运河上兴建的有祝官屯枢纽(有蓄水作用); 

在漳卫新河上兴建的蓄水闸计有袁桥蓄水闸、吴桥蓄水闸、王营盘蓄水闸、罗寨蓄水闸、庆云蓄水闸、辛集蓄水闸、七里庄蓄水闸(山东德州市兴建)。 

在漳卫南运河中下游河段上修建的拦河闸的主要用途是:节蓄汛末或冬季的多余水量,用于沿河两岸灌溉。 

62、你知道我国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吗?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建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引用黄河水灌溉农田和济卫河水之不足,定名为“引黄灌溉济卫人民胜利渠”。该工程1952年建成通水,引水能力为60——85立方米每秒,可灌溉武陟、新乡、获嘉、原阳、延津、卫辉市、新乡市郊区等7个县(区)的耕地。195210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人民胜利渠工程。 

6380年代初,天津市是如何渡过水荒的? 

7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旱情严重。特别是1980年,京津两地降水量极少,天津市水源几近枯竭,全市数百万人民和工农业生产面临无水可取的严峻局面。19818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京津用水紧急会议。决定天津用水从引黄中解决。9月,水利部召开引黄济津会议,确定由河南人民胜利渠、山东位山和潘庄3条输水干渠利用冬季停灌期间向天津输水,由海河水利委员会具体负责、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具体参加实施。10月~11月,从河南、山东两省给天津市输送黄河水7.56亿立方米,天津市实收4.47亿立方米。[Page] 

1982年汛期,流域内降水仍然偏少,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天津市各河均无来水。同年9月,水电部在天津召开引黄引岳(岳城水库)济津会议,要求山东省1982年月15日至1983115日从位山、潘庄两条输水干渠向天津市送水。101日岳城水库放水,111日位山、潘庄两渠相继放水,天津市实收水6.3亿立方米。引黄、引岳入津,使天津市渡过了水荒。 

64、你知道人造天河—红旗渠吗? 

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水资源非常匮乏。每遇干旱之年,人畜饮水极其困难,当代百姓世代盼水望眼欲穿。为摆脱干旱的桎梏,1960年,林县人民决定在太行山腰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渠名取为“红旗渠”。全部工程历时近10年,全长1500多公里,被人们誉为“人造天河”。 

为修建这一工程林县人民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参加民工每人每天仅靠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充饥;共削平山头1250个,架起渡槽157个,打通隧道211个,工程土石方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 

红旗渠的建设,不仅结束了林县人民“水贵如油”的历史,并且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景观—“人造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现以开辟为旅游胜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65、战胜漳卫南运河流域“63.8”大洪水,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1963年,漳卫南运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在当时防洪体系还不完备的条件下,主要采取分洪、蓄洪、导洪入海等措施调度洪水、分散洪水,实现了牺牲局部、保全大局的意图。 

一是在确保大型水库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岳城水库和其他中型水库拦洪削峰、缓和防洪紧张局面的作用。 

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坡洼滞洪作用。漳卫南运河系的坡洼,1963年蓄滞洪水30亿立方米,使57%的洪水经坡洼蓄滞缓泄,减轻了下游的压力。 

三是分洪与蓄滞相结合,科学调度洪水。 

66、新中国成立后,漳卫河流域第一处引黄灌溉渠建于何时何地? 

人民胜利渠灌区于19513月开工,19526月竣工,是我国第一处大型引黄灌溉工程。 

该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受益范围包括新乡、卫辉等7个县(市),设计灌溉面积5.9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55万公顷。 

67、在漳卫新河各蓄水闸中唯一油压启闭闸门的是哪座蓄水闸? 

在漳卫新河各蓄水闸中唯一油压启闭闸门的是吴桥蓄水闸。该闸位于吴桥县城关镇以南0.75公里漳卫新河岔河段,上距四女寺枢纽北进洪闸37公里。 

68、漳卫新河最下游一座拦河闸是什么闸?主要作用是什么? 

漳卫新河最下游一座拦河闸是辛集挡潮蓄水闸。距挡潮堤约25公里,挡潮堤外侧为渤海海滩。该闸右岸为山东省无棣县泊头镇,左岸为河北省海兴县辛集镇。 

无棣、海兴两县地处滨海,淡水缺乏,兴建此闸,主要作用是挡海潮,拦蓄河道经流,解决沿河农业灌溉和人畜引水问题。 

69、目前,漳卫南运河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一是防洪标准偏低。漳卫南运河防洪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是尚未达到根治,尚需修建诸多工程;已建工程,潜伏的隐患甚多。 

二是水资源短缺。特别是70年代以来,该河中下游年年出现断流现象,已成为沿河工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是水质污染严重,漳卫南运河水环境恶劣,大量废污水的排入造成漳卫南运河高污染负荷。 

四是水土的大量流失,给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城镇交通和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危害。 

70、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何时成立?那时该局主要任务是什么?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成立于19583月,建制为厅局级单位。局机关设在山东省德州市。当时受水电部、农业部双重领导。 

该局主要任务是:引黄灌溉的管理;协调漳卫南运河冀鲁豫三省之间的水事纠纷并直接管理四女寺枢纽工程。[Page] 

71、漳卫南运河管理局1980101日归属海委后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 

⑴贯彻《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负责水政监察和监督检查,执行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 

⑵负责对管理范围内的水库、河道、堤防工程实施管理,并按照流域规划搞好本河系的规划管理。负责管辖区域的水利综合治理、经营管理,防汛调度等监督、服务工作。 

⑶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的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对水资源实施监测和保护,并负责取水许可证的管理。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⑷按照防洪标准,实施防洪调度及水量调配,编制洪水预报方案,为防汛提供洪水预报和水文情报,并予以实施。 

⑸协调管理范围内的部门之间,省际边界水事矛盾。 

⑹利用水土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开展综合经营,促进水利经济发展。 

⑺承担水利部和海委授权与交办的其他事宜。 

72、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的管理范围有多大?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管辖的河道范围包括岳城水库以下的漳河;刘庄闸及该闸以下的共渠,淇门以下的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及四女寺至德州第三店之间南运河和陈公堤;所辖的枢纽及拦河闸有岳城水库、四女寺枢纽、祝官屯枢纽和袁桥、吴桥、王营盘、罗寨、庆云、辛集等6座拦河闸。 

73、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下属有哪些处级单位?下设管理段和闸管所各多少?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下属10个处级单位。即:岳城水库管理处、四女寺枢纽管理处、水闸管理处、卫河河务处、邯郸河务处、聊城河务处、邢衡河务处、德州河务处、沧州河务处及德州工程总公司,设置8个闸管所和29个堤防管理段。 

7421世纪中叶,海河流域水利将建成那几个保障体系? 

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水利必然要适应这一发展需要。为此,海河流域水利将建立三个保障体系:一是水资源保障体系;二是与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三是良好的水环境保障体系。 

75、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总结出的堤防管理标准是什么?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堤防管理标准“一平、四无、两化”,具体内容是:一平:堤顶平整;四无:无水沟浪窝、无破堤扒口、无兽穴隐患、无开垦种植;两化:大堤绿化、戗台弃土畦田化。 

76、漳卫南运河统一河道管理后,何时何地召开了第一次重要的三级干部会议?会上要求堤段实现“五好”的内容是什么?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三级干部会议(局、处、段)于1966315日至25日在德州市召开。 

会议上提出的堤防管理实现“五好”的内容是:一是堤身完整、险工维修好;二是消除堤身隐患好;三是防汛物料、设备保管好;四是堤防绿化好;五是各项技术资料整理保管使用好。 

77、你能举例说明漳卫南运河流域使用压力灌浆加固堤防的效果如何? 

1976年卫运河右堤灌浆时,其中4个孔灌入土方17.5立方米。为探测堤防隐患,于1977年破堤开挖,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查。经灌浆处理过的堤防,凡是能进浆的缝隙均已充满了泥浆而且密实。从灌浆的泥柱上取样34个,有32个干容重超过1.5/立方米,占94%。在充满泥浆的缝隙上取土样6个,堤项下1.0米处干容重为1.48/立方米;深2.5米处,干容重为1.6/立方米;深3.5米处,干容重为1.67/立方米;深4.5米处,干容重为1.72/立方米。由此得出,充填灌浆的效果是很好的。 

78、漳河在修建岳城水库之后,河床发生了什么变化? 

漳河在修建岳城水库之后,由于河道水沙比的改变,使漳河河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原来堆积型河床转变为下切河床,行洪时,险工多出现搜根脱坡等现象。1988年,岳城泄水300立方米每秒时,出现险工破坏现象。1990年岳城泄水500立方米每秒时,陈村等4处险工又连续遭受破坏,甚至危及大堤,当时采用了柳石楼厢和土工织物软体排抢险,从而制止了险工破坏。 

79、漳卫南运河险工险段的治理工程由哪两部分组成?主要采用哪些护坡护脚工程型式? 

漳卫南运河险工险段的治理工程由护坡工程和护脚工程两部分组成。护坡工程和护脚工程是覆盖式的平顺护岸工程。 

常见的护脚工程形式有:抛石、沉枕、石笼、沉排等护脚工程;护坡工程形式有砌石护坡、植柳护坡等。 

80、漳卫南运河险工段护脚材料选用的原则是什么? 

漳卫南运河险工段护脚主要采用抛石护脚。石块选用石质坚硬未风化的岩石。石块尺寸以能抵抗水流冲击,不被冲走为原则。抛石范围应在适应不同水流掏刷下,保持整个护脚工程能有足够的稳定性,不致危及整个护脚的安全。抛石厚度与护脚工程的效果和造价密切相关。在确定抛石厚度时,除考虑掩护河床的稳定岸坡外,还应考虑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 

81、新中国成立后漳卫新河经过哪四次扩大治理?最后一次扩大治理的河道工程和堤防工程标准怎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卫新河经过4次扩大治理,分别是1955年春四女寺减河疏浚工程;1955年冬至1956年四女寺减河疏浚、复堤工程;19571958年四女寺减河治理工程;19711976年扩大治理工程。 

最后一次的扩大治理堤防工程标准是:堤顶高超出设计洪水位2米,超强迫行洪水位0.5米,一般堤高45米,个别堤段达89米时,则加筑戗台。堤顶宽度8米,挡潮堤左岸5米,右岸8米,边坡迎水面1:4,背水面1:3 

河道工程标准是:四女寺减河承泄洪水1500立方米每秒,排涝400立方米每秒。新辟岔河承泄洪水2000立方米每秒,排涝780立方米每秒。 

82、新中国成立后,卫运河经过哪三次整治?第三次整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卫运河经过三次整治,一次是1956年的复堤工程二是1958年春的卫运河扩大治理;三是19721976年卫运河扩大治理。 

第三次治理的主要内容是:采用了展堤、挖河、适当抬高水位的设计方案;泄洪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排涝流量1150立方米每秒,修建了祝官屯枢纽;接长卫运河公路桥三座,新建卫运河深槽公路桥二座。 

83、新中国成立后,卫河有哪两次大的治理?近期治理原则是什么?防洪排涝标准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卫河大的治理是两次。一是19781983年卫河干流扩大治理工程;二是1982年卫河清淤复堤工程。 

卫河治理原则是:近期卫河治理,上游坡洼不做控制工程,干流老观咀至浚内沟口段(长约12公里)维持现状不挖;汛内沟口至徐万仓段治理采取开宽浚深河槽、部分裁湾抹角,局部退堤扩大排泄能力,达到设计防洪、排涝标准,并结合开挖通航子槽,利用有限水源,适当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标准是:中游清采取自然滞洪措施,达到抗御1963年洪水(约相当于4050年一遇),当淇河盘石头水库建成后,可提高到百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汛内沟口至安阳河口段2000立方米每秒;安阳河口至徐万仓段2500立方米每秒。 

排涝标准是:三年一遇,排涝流量汛内沟口为700立方米每秒,至徐万仓为1000立方米每秒。 

84&><>、你知你知你知知道卫河干流扩大后工程效益如何? 

卫河干流工程治理后,效益十分显著。以1982年中水年为例,该年汛期卫河上游普降大到暴雨,六日降水量比1975年大1.83倍,淇门以上经流比1975年大1.5倍。未治理前,卫河通过的最大流量660748立方米每秒,而1982年达1140立方米每秒;这是1963年以来通过的最大流量,也是在淇门不分洪的情况下,安全通过的最大流量,干流治理段滩内12余万亩土地免被水淹,而实际水位却低于设计排涝水位0.320.77米,约较原设计提高排涝能力10%左右。另支渠内30多万亩土地免除了内涝。从洪水传播时间看,1975年为24小时,1982年仅为810小时,加快了洪水的排泄。当遇三次大于三年一遇洪水,治理工程的农业效益,可抵其全部投资。 

85、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的效益如何? 

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将卫运河的设计行洪流量从125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排涝入海能力比1963年提高了两倍多,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提高了13倍。新建拦河闸的蓄水能力共达1.0亿立方米,加上修建的两岸涵闸、扬水站等引水设施改善了沿河灌溉条件,提高了沿河低洼地的排涝能力。改善了航运条件。如1982年汛期,卫运河徐万仓洪峰流量达1260立方米每秒,仅极少数低洼地洪水上滩。 

86、四女寺枢纽初建阶段主要包括哪些建筑物? 

四女寺枢纽19579月兴建,1958916日竣工。该枢纽工程包括一是进洪闸(现今称南进洪闸),位于四女寺减河上口;二是节制闸,位于南运河入口处,用于调控南运河输水及泄洪流量;三是船闸,位于节制闸西北500米处,一次可通过4001000吨船队;四是水电站,位于节制闸以东南运河右堤外(扩大治理时拆除)。以上四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7、四女寺枢纽扩建与改建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四女寺枢纽扩建与改建工程1973年全部竣工。主要内容是:在原进洪闸与节制闸之间增建一座进洪闸(今北进洪闸),闸下新辟岔河,于大王铺附近与减河相接。新建北进洪闸按抗震裂度7度设计,并对节制闸做了抗震校核。 

北进洪闸位于岔河进口处,右侧与南进洪闸相连,左侧与节制闸相接,南进洪闸上游校核水位由26.5米抬高到28.0米。随着闸上校核水位的抬高,将节制闸闸墩、上游翼墙、胸墙、公路桥抬高,并对胸墙、机架桥补强加固。船闸上下游闸首、闸室、人字门及上游翼墙等部位加高,并对人字门及廊道门补强加固。在南北进洪闸之间修建兄弟灌渠放水涵洞。 

88、岳城水库枢纽工程有哪些建筑物组成? 

岳城水库枢纽工程包括以下建筑物:一是大坝(均质碾压土坝),分别有主坝、大副坝和一、二号副坝、三号小副坝,大坝长:主坝长3570米,副坝总长2300米;二是泄洪洞,设在主河槽右岸,由进水塔坝下埋管(8孔,6米×6.7米)、消力池组成;三是溢洪道,位于主河道左岸主副坝连接处,堰顶净宽108米,由进口堰、泄水陡槽、消力池、海漫、导流墩组成;四是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由引水管道、厂房、尾水渠组成;五是灌溉渠首,位于消力池两侧,左侧为穿过溢洪道进入河北省的民有渠,右侧,水电站尾水出口下游为入河南省的漳南渠。 

89、岳城水库有哪几次抗震加固?加固原由是什么?岳城水库两次大坝加高的情况怎样? 

岳城水库抗震加固共有两次,第一次是1975年,第二次是19801982年。 

第一次加固是因1974年汛前检查时,发现主坝上游坡有5条明显裂缝,经挖坑、钻探查明坝坡浅层滑动。加固措施是对上游坝脚淤泥采用回填卵石挤压法,上部回填红土卵石。 

第二次加固是1976年对水库工程进行了抗震校核,发现主坝上游坡稳定处于临界状态,不安全。采用红土卵石填筑法,压坡至132米设计断面高程。 

第一次岳城水库大坝加固是19765月开工,7月底竣工。完成主坝和大副坝加高1.0米工程。二号小副坝下游改填砂壳工程理事长防浪墙加高等工程使岳城水库防洪标准达到500年一遇. 

第二次岳城水库大坝加高是19871989年,投资1.145亿元。主坝、大副坝、一号及二号小副坝高程由157米加高至159.5米,增设三号小副坝,改建溢洪道等,使总库容提高到12.2亿立方米,防洪标准达到1000年一遇,近期非常运用达到2000年一遇。 

90、你知道岳城水库向民有、漳南两灌区供水的原则吗? 

岳城水库自建成就承担了向河北省民有灌区和河南省漳南灌区供水的任务。其供水原则是按19581013日冀豫两省关于岳城水库分水问题协议执行的。河北省54%,河南省46%执行。1981年以后,因邯郸、安阳两市迫切要求提供工业用水,根据水电部批示水库供水改为先工业、后农业的原则。 

91、你能举例说明岳城水库的供水效益吗? 

由于岳城水库供水灌溉水源有了基本保障,民有与漳南两灌区的灌溉面积由建库前的19万余亩,发展到建库后的300多万亩。粮食平均亩产最多时达800公斤,效益显著。从19621984年,岳城水库向民有灌区供水81.2531亿立方米;向漳南灌区供水44.198亿立方米。此外,到1984年,水库向河北邯郸、河南安阳两市提供工业用水1.71亿立方米;向山东省、天津市提供工农业用水9.44亿立方米。 

92、岳城水库1965年以前汛期运用原则是什么?自1966年起岳城水库度汛运用方案本着什么原则? 

1965年以前,岳城水库大坝处于施工阶段,汛期运用原则是“保坝为主,兼顾下游”,基本是“空库迎汛”。 

1966年起,度汛运用方案是本着“除害兴利并重、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水库作用”的原则。 

93、周恩来总理何时视察了岳城?为什么对岳城水库汛期运用提出了批评? 

196645日,周恩来总理到岳城水库视察。对1965年汛前为腾空库容弃掉2亿立方米的水,汛后又无水可蓄提出了批评。1964年遇丰水年,水库蓄水较多,至19655月水位仍在140米以上,为了空库迎汛,6月中旬将水库基本放空,而偏偏78月农业急需用水时天气干旱,上游又不来水,有鉴于此,岳库汛期运用方案制定原则做了调整。 

94、周总理在岳城水库视察时作了哪些重要指示? 

周恩来总理在岳城水库视察时讲到:“岳城水库1963年相当50年一遇。现在我提出一个尖锐问题,灌溉与防洪哪个重要?大家一定会说,防洪与灌溉都很重要。从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观点来看,是50年一遇洪水重要,还是年年遇到的灌溉重要?在干旱年份,灌溉比防洪更重要。在丰水年份,防洪比灌溉更重要。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灌溉是有季节性的。因此,水库运用必须和农业很好结合起来考虑。”“为了对子孙后代负责,要把‘水中倒土’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突出写在档案明显的地方。把我们做的事,老老实实告诉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后水利工作者应注意,不要隐瞒缺点。看来‘水中倒土’高坝不能用,低坝可以用”。总理还指示:“岳城水库应该是第一防洪,第二灌溉,第三水土保持,要综合利用,综合经营,一切工程都要这样做”。 

95、岳城水库如何控制运用? 

1974年以来,水库汛期运用方式改为三级控制。19771978年以来用新设计防洪标准(即500年一遇洪水),3年一遇洪水限泄500立方米每秒,330年一遇洪水限泄300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洪水不限泄。19791987年的运用方案经批准为810日前汛限水位132米;810日后可根据水情适当抬高水位相继蓄水;汛后最高蓄水位148.5米,仍采用三级控制,宣泄流量在1500立方米每秒以上时,须报部批准后执行,遇超标准洪水仍采用破二?号小副坝的非常措施。1987年中央防总又指示:“821日~930日为岳城水库后汛期,其间限制水位为145米,811日~20日作为过渡期,限制水位可根据来水逐步提高,但最高不能超过141米。后汛期的运用方式为10年一遇以下洪水限泄500立方米每秒,1050年一遇洪水限泄1500立方米每秒,50100年一遇洪水限泄3000立方米每秒,超过100年一遇洪水不限泄。820日以后为后汛期,其洪峰、洪量等参数均以(83)水规字62号文为准。” 

96、岳城水库水电站何时投产?效益如何? 

岳城水库水电站197011月投产。 

岳城水电站自投产日起,截止1984年(1984应延长),已累计发电4.119亿千瓦时。14年来发电产值为2628万元,相当于建设电站投资的三倍多。 

97、四女寺枢纽船闸规模怎样?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四女寺枢纽船闸属大型船闸,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252.5米,上连卫运河、下接南运河。闸室为“U”型结构,长210米,净宽15米,可通过4001000吨船队。 

上下闸首安装人字形钢闸门(其规格分别为6.5×8.0米;9.0×8.0米);闸室两侧设操纵室; 

上下闸首设有深孔廊道,上闸首左右岸充水廊道断面2.5×4.0米;下闸首泄水廊道断面2.5×2.7米; 

船闸上游钢筋混凝土铺盖长25米; 

船闸下游钢筋混凝土护坦长20米,护坦下接浆砌石海漫长50米; 

船闸上下游翼墙为半重力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游两侧护坡长分别为50米和70.7米。 

98、四女寺枢纽船闸效益怎样? 

四女寺枢纽船闸设计通航能力,采用船队顶托运行形式,可通过4001000吨船队,年通过运货量可达36.4万吨。[Page] 

19588月船闸通航至1974年,过闸船只共107080只,运输物资9019557吨,收取过闸费54.1万元(以后因水少或断流停航)。 

99、漳卫南运河段及堤防长度多少?有多少处险工? 

漳卫南运河河道长度1701.6公里;堤防长度2590.06公里;险工处处数561处。 

100、漳卫南运河堤防绿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实施中如何掌握? 

漳卫南运河堤防绿化的基本原则是“临河防浪、背河取材、积极培育料源”。 

在具体实施中,临河护堤栽种耐用水性强的防浪林带,其宽度以不妨碍河道引洪为原则。如种植柳树、风杨等。背河护堤栽种用材林或经济林,提供抢险料源。栽种树木的行距与株距以不妨碍抢险为原则。背河护堤地种植树种较多的是杨槐树、榆树、柳树、椿树等。堤肩种植草皮,以增强抗冲能力。常种的草有扒根草、茴草、龙须草等。 

101、漳卫南运河汛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漳卫南运河汛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检查水库、水闸工程自身存在的防洪安全问题;工程配套完好情况;通信、机电运行情况;备用电源和易损配件准备情况。二是检查河道的堤防隐患和薄弱堤段存在的问题,河道阻水障碍,河床和河口淤积情况及其它问题。河道护险工程完好情况等。三是检查防汛物料准备落实情况。四是检查已安排的修险、水毁、应急工程的进展情况。五是检查防汛机构及防洪工作安排及防汛抢险队伍的落实情况。六是检查或了解滞洪区的安全救生设施、警报系统、撤退道路、转移救援安置等工作情况。 

102、漳卫南运河防汛抢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进入汛期后,即是漳卫南运河防汛抗洪工作实战阶段,在思想上要有抗大水防大汛的充分准备,在行动上要树立抗洪抢险的战斗作风。要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团结协作与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进行日常防汛工作。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汛期,要做到“汛期不过、检查不止”。所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主管部门都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遵循“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服从上级的统一调度指挥。 

103、漳卫南运河管理局防汛工作人员应做到的“八要”、“八不准”之内容是什么? 

一、“八要”: 

1)要克服麻痹思想;(2)要全局观点服从统一指挥调度;(3)要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4)要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明确到人;(5)要加强水文、气象、预报工作;(6)要经常检查防汛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7)要处理好工程存在的问题;(8)要搞好各部门之间,军民之间的团结协作。 

二、“八不准” 

1)不准违抗上级指令;(2)不准谎报汛、险、灾情;(3)不准撤离职守,临阵脱逃;(4)不准拖拉扯皮,贻误战机;(5)不准邻为壑,制造纠纷;(6)不准擅自更改调度方案;(7)不准违章操作;(8)不准设置新障碍。 

104、影响漳卫南运河堤防防洪安全的主要突出问题是什么? 

影响漳卫南运河堤防防洪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堤防存在的隐患,堤防涵管数量大、问题多,是堤防安全行洪的主要威胁。在漳卫南运河中下游1536公里的堤防上,穿堤涵闸管达1110座,这些数以千计的排、灌穿堤小型闸涵管的普遍问题是结构简单、基础薄弱、质量差,有的因洞身短而削弱堤身断面,有的洞身已断裂漏水,行成一处涵管如同一处险工。在“968洪水中,有307座涵闸(管)出险,其中97座出现较大险情。 

105、漳卫南运河堤防穿堤涵管数量大、问题多,应予怎样解决? 

漳卫南运河堤防穿堤涵管数量大、问题多,很容易出现险情。解决的办法是以沿河县、乡为单位进行引(排)水规划,采用一处引(排)水,多家共用的办法,减少涵管数量;再者,应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涵闸(管)进行加固,适当在财力上予以补助。 

106、漳卫南运河堤防采用什么管理方式? 

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河道堤防管理,采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方式。在堤防上设护堤员,一般每人分2公里堤段。在沿河各县设管理段,沿河地(市)设河道管理处。 

107、维护漳卫南运河大堤堤防完整的六个“严禁”的内容是什么? 

维护漳卫南运河大堤堤防完整的六个“严禁”的内容是:(1)严禁在堤身和护堤内种植农作物,挖掘草皮或任意毁坏护堤林木;(2)严禁在堤身或规定范围内进行取土、挖洞、建窑、开沟、打井、开渠、建房、爆破、埋葬、堆放杂物或进行其它危害堤身完整、安全的活动;(3)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任意契约堤开口;(4)严禁铁木轮和履带式或重行车辆行驶;(5)严禁破坏堤防上的汛物、坡道、土牛、通信设施、测量设备、界桩、仓库及料台等设施;(6)严禁不经批准修建穿堤建筑物。 

108、提高岳城水库防洪标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提高岳城水库防洪标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大坝加高2.5米,大坝主线向下游移13米,新增了3号小副坝,并改建了溢洪道,使其泄量提高到11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加高了泄洪洞进水塔等工程。采取这些措施后,岳城水库的校核标准由300年一遇提高到接近2000年一遇标准。 

109、漳卫南运河流域最高砌石坝是哪一座?有多高? 

目前,漳卫南运河流域最高的砌石坝是群英水库。该水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双庙乡大沙河上,为中型水库。 

群英水库1968年兴建,为砌石溢流拱坝,坝高100.5米,也是全国最高的砌石坝。 

110、漳卫南运河系按1963年型洪水标准治理是哪一次规划报告安排的?执行的治水方针是什么? 

196611月水电部海河勘测设计院提出了《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这次规划确定了漳卫南运河系按1963年型洪水标准进行治理。贯彻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水方针,重点对漳卫南运河系主要行洪、排水河道用了安排。 

111、漳卫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是哪部综合规划中提出的? 

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19866月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综河流域综合规划》。1988年经水利部审查后报国务院。199311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了《海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漳卫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就是在《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提出的。在此次规划中,提出漳卫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方案和安排了重大工程(包括大型水库及河道、平原除涝、供水、灌溉、水土保持、水能、航运、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等方面)。 

 
     
     
     
     
  编辑: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