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相传,徐福是从千童镇东边无棣沟走向大海的。据史料记载,古时的无棣沟是华北平原上通海的重要水道。唐代诗人刘长卿在此吟诗:“晚来潮风满,处处落帆还。”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日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日本佐贺地区的金立神社员神为徐福,每五年一祭的习俗延续到今。千童镇,在中日关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开创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敬慕的历史名镇。千童镇与日本徐福会及东京、京都、佐贺县、新宫市、串本野市、诸富町等民间徐福研究团体建立了密切联系,日方多次派员到千童镇考察,不少千童的后裔到此寻根问祖。
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
在民间有源于汉代的“千童信子节” 后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即在农历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逢甲子年举办一次,每60年一个轮回。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尤其是挑选体强胆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着古装,绑在15、6米高长杆支撑的微型舞台上表演,登高望远,以示怀念和召唤东渡的亲人。“千童信子节”从1993年开始,在农历3月28日,由盐山县在千童镇举办“千童文化节”,每五年一次。
(石 屹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