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介绍漳河古镇邺城,以贺第14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水文化”。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因为唐朝诗人杜牧的这句诗,并牵连了曹操等历史人物和众多历史事件,位于邯郸市临漳县三台村西的铜雀台举世闻名。
临漳县三台村地处偏僻,而当年却是交通便利、经济富裕的邺城所在地。邺城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第七大古都,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200多年,曹魏时期的北都,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以及北朝时期的东魏和北齐均曾建都于斯。因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以漳河为界,邺城分邺南城与邺北城。邺北城东西长3.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铜雀台当年正是邺北城西城垣的一部分。据记载,建安15年,即公元210年,铜雀台建成,曹操率诸子登临。“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陈思王曹植“援笔立就”,一篇登台赋写得旷远洒丽,“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他还发出了“休矣美矣”的赞叹。
“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严以承天。步逍遥以容与,聊游目于西山。”后来做了魏文帝的曹丕是时也写了登台赋,表现却似乎更为闲适与从容,“风飘飘而吹衣,鸟飞鸣而过前。申踌躇以周览,临城隅之通川。”
繁华早已消冷,热闹也早已风吹雨打去,当年的繁华,除了一丘土,几乎再无别的余迹。邺城三台当中,铜雀台位于中间,建成最早,也最高大,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金凤台座基底部东西约70米,南北约120米,呈长方形,最高处有12米;冰井台全部被漳河冲了……
日前,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介绍,临漳县准备以曹魏时期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原貌为版本,动工重建铜雀台等邺城三台,并将建设三台文物展览馆、邺城模型和铜雀台文化公园。
(王振华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