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河系文化 > 历史名人
张自忠将军
  时间:2011-10-15 17:05:00 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卫运河畔唐元村人。1890 年生,家有兄弟姐妹 7 人,他排行第五。1907 年,与临清县县议员李化南之女李敏慧结婚,第二年考入临清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 年考入天津政法学校,次年又转入济南政法专科学校攻读。1914 年投笔从戎,到奉天新民屯投奔车震。车震也是临清人,当时任团长。1919 年,张自忠入冯玉祥的教导团深造,不久便升任连长、营长。1924 年任冯玉祥部团长。1925 年任旅长,1927 年升28 师师长,负责保卫冯玉祥总司令部和后方治安。1929 年任38 师师长。

1933 年,日军侵略我山海关以及热河南。张自忠奉命率38 师赴长城一带抗敌迎战。在著名的喜峰口等战斗中,张自忠面对装备优良的日军第八师团,毫不畏惧,英勇杀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同胞抗战必胜的信心。1936 年1月,张自忠率部在察哈尔东部再次重创日军,打死打伤日军700 余人。

1935 年,张自忠兼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主要是整训部队和加强部队装备;1936 年5月调任天津市市长。在任期间,廉洁奉公,不衔私情。

1937 年7 月7 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张自忠临危受命为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缓靖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和29军军长等职,后经冯玉祥力荐担任了59军军长。

1938 年3月,日军第十师团向台儿庄进攻,著名的台儿庄会战爆发,张将军率部参战直杀的日军横尸遍野,四处逃窜,击毙日军指挥官联队长; 日军为挽回败局,派第五师团增援,张将军率部渡过沂河,向日军展开猛烈袭击,使日军遭受重大伤亡,日军全线溃退。台儿庄一线,取得歼敌 2 万人的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战后,张自忠升为第27 军团司令官兼59 军军长。

1938 年秋,张自忠奉命转移,负责守卫湖北北部京山、钟祥、襄河一带。此时为第33集团军司令兼59军军长。

1940 年5 月,占领武汉的日军,集结兵力,分三路向鄂西北进犯,致使鄂西北地区有沦陷之危险,形势十分严重。

5 月初,战斗在襄阳至花园一带展开。14 日拂晓,在襄阳县方家集一带与1000 余日军激战。15 日,集结在钟祥的日军北上增援,形成了对张部包围。16 日张将军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最后他身边的参谋、卫队全部派出作战,在襄河南岸南瓜店英勇牺牲,时年仅49 岁。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全国人民对他寄托了无限的哀思。当张将军灵枢运送到重庆朝天门码头时,军政官员到码头祭悼。

1940 年 5 月 28 日,在重庆、延安等地为张自忠将军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和追悼仪式。毛泽东主席赠词“尽忠报国”, 朱德总司令赠词 “取义成仁”, 周恩来副主席赠词“为国捐躯”。冯玉祥题词“荩忱不死”。

张将军殉国后,湖北宜昌县一度改名“自忠”县; 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徐州等地都设立了“张自忠路”, 建国后,政府拨款重修了张将军衣冠冢和重庆北路梅花山的张自忠将军陵园。1982 年4 月16 日,国务院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