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河系文化 > 历史名人
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08-11-03 17:01:00 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岳飞 ( 公元1103~1142 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岳家庄 (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人。南宋著名军事家,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出身于农民家庭,传说他生下后不久,曾被洪水冲漂到内黄县麒麟村。岳飞自幼孝顺父母,热爱劳动,喜欢读书,他聪明过人,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常有一些独特超人的见解。他读书很多,最喜欢的是《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三部书,对他后来的“忠君”思想的形成和军事指挥才能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岳飞十分喜欢武艺,少年时代就跟周侗学武。周侗见岳飞不仅习武用功,一点即会,而且关心天下大事,懂韬略,见解超人,心里格外高兴,遂将自己的全部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在岳飞20 岁从军时,母亲为坚定儿子以身许国的决心,用银针在岳飞脊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勉励他报效国家。

岳飞投军后,先任秉义郎,后投元帅宗泽任统制,守卫开封,深得宗泽赏识,建炎3 年 (公元1129 年),金兀杧渡江南下,岳飞率军在广德、宜兴一带,英勇抗金。第二年,金军被迫撤退,岳飞率军广泛出击,曾获6 战6捷,屡建战功。绍兴3年 (公元1133 年),南宋朝廷奖“精忠岳飞”锦旗一面。以酬殊勋。绍兴4年,岳飞大破金的愧儡伪齐的主力军,收复了襄阳、信阳、隋州等6 州郡,并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10 年 ( 公元1140),金军再次大举南犯,岳飞一方面率中路军在正面英勇抵抗,另方面派部队深入河南,并和河北抗金义军取得了联系,对金军两面夹击。经过艰苦奋战,岳飞很快收复了郑州、、洛阳、许昌等地,岳家军声威大振。特别是他们“冻死不进屋,饿死不掳掠”的严明纪律,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时,金兀杧为挽回败局,亲率精兵 15000 余骑,到郾城与岳飞决战。岳家军士气高昂,殊死搏斗,大破金兵,灭其精锐部队拐子马,获得了著名的郾城大捷。岳飞又率军乘胜收复了开封附近的朱仙镇,致使开封指日可破。金人浩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在上述大好形势下,高宗赵构担心二圣还朝,自己当不成皇帝,便伙同奸相秦桧一心与金人求和,即命岳飞退兵,放弃河南各地。岳飞据理力争,坚决要求乘胜进军,收复失地。但高宗和秦桧就一天连下12 道金牌,强令撤军。岳飞回临安 (今浙江省杭州市) 后,当即被解除了兵权,不久又被诬陷谋反入狱。在受审中,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并在狱中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8 个大字。最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偷偷杀害于杭州狱中,时年39 岁。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等,也同时被害。 岳飞死后,临安百姓泣不成声,对高宗、秦桧一伙误国君臣切齿痛恨。宋孝宗隆兴元年 (公元1163 年),岳飞得以昭雪。嘉定4 年 (公元1211 年) 被追封为鄂王,理宗年间,又被追封为岳忠武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其词《满江红·怒发冲冠》更为脸炙人口,千古传颂。

 
     
     
  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