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公元1007~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宋庐陵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天圣年间中进士,宝元2 年 (公元1039 年) 任武成军 (今河南滑县) 节度判官。他在滑县期间,“秉政恤下,敷之率义”,政绩卓著,深受人民群众的敬重。庆历2 年 (公元1042 年),他巡游铁枪寺 (今河南省滑县境内) 名胜古迹,为纪念五代勇将王彦章,亲自撰写了《王太师画像记碑》碑文,文曰:“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殉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 2 年,始赠太师公,在梁以智勇闻,晋梁之争数百战,其为勇将多矣!而晋人独畏彦章……”以此讴歌王彦章一生的功绩。同时,欧阳修还为古城内“雁归亭”题诗一首,曰“斩诛榛莽辫草树,颇有桃李当墙偎,新年风色日渐好,晴天仰见雁已回,长河终岁是悲风,亭古台荒半倚空,惟有雁归时节早,柳含微绿杏粘红……” 至今仍被滑县人民所传颂。
宋庆历3 年 ( 公元1043 年) 初,宋仁宗对朝政官员进行调整,一些守旧派官僚被陆续免职。同年8月,在朝中组成以范仲淹、韩琦、欧阳修为主要成员的新的领导集团。 欧阳修为枢密副使。宋嘉佑年间,拜为参知政事 (副宰相),与韩琦 (宰相) 同心辅政。宋治平2 年 (公元1065 年),欧阳修为韩琦撰写“昼锦堂记碑”;礼部侍郎蔡襄书丹;记载韩琦之事迹,为“三绝碑”。欧阳修在朝期间,当范仲淹、韩琦等人的政治革新主张,为守旧派所排斥,而相继被罢免官职时,欧阳修曾大胆上疏极谏。后出滁州,徙扬州、颖州,还为翰林学士。他在翰林8 年,知无不言。
宋熙宁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欧阳修因与其政见不合,辞官隐退。熙宁5 年 ( 公元1072 年 ) 病卒,益文忠。 欧阳修在散文、诗词、史传编篡方面,都有巨大成就,遂以文章冠天下。谓集古录1000 卷,书10000 卷。主要著作有《秋声赋》、《醉翁亭记》、《六一诗话》、《六一词》、《新唐书》、《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等。欧任滑州通判时,曾居“画舫斋”。后人改建为欧阳书院,后世屡有修葺。现有面积约12000m2 。为纪念欧阳修,还在滑县古城东建有欧阳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