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让 (公元?~617 年),东郡韦城 (今河南省滑县东妹村) 人。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翟让从小曾以黄河行舟捕鱼营生,从而练就了一套舞枪弄箭的本领。后来,他到东郡衙门当法曹,对平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对贪官污吏的横行深恶痛绝,并私自从监狱里放走不少无辜百姓,因此被官府判为死刑,在押待斩。这里有个看守长正好是翟让早已结识的好友黄君汉,两人默契配合,翟让即被偷偷地放走。临行前,黄君汉曾劝翟让出狱后领导农民起义。
翟让脱狱后,便同哥哥翟弘、侄儿摩侯,和韦城一些青壮年,一起上了瓦岗塞 (今河南省滑县境内),立即安营扎寨,揭竿而起,组成农民起义军。史称瓦岗军。翟让被推举为首领。不久,徐茂功、单雄信、王伯当等农民起义英雄,也先后投奔到瓦岗寨。各地大批农民唱着“扶着爹,搀着娘,携着儿女上瓦岗,上了瓦岗吃义粮”的歌谣,也络绎不绝地来到瓦岗,要求参加瓦岗军。翟让在大本营的附近,设立了参加义军登记处,还有赈饥贫民处,这样瓦岗军在很短的时间就发展到10000 多人。农民歌颂他们:“手使月斧赛车轮,杀死扬广救穷人”。他们不断出击敌人,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先后攻占了郑州、商丘等不少城镇,使隋王朝大为震惊。公元615年,隋炀帝派众兵围攻瓦岗寨,翟让不畏敌强我弱,指挥瓦岗军和当地百姓团结奋战,最终击退了隋朝官兵的多次进攻,保住了瓦岗寨根据地。公元617年初,瓦岗军又破洛口仓,开仓放粮,大得人心,兵力发到数 10万,成为全国最强大的一支农民革命力量。
公元613年,贵族出身的李密投奔瓦岗军后,并很快抓到一些实权。翟让因缺乏政治经验,没有看透李密的政治野心,于公元617 年2月19日,错误地把领导权让给李密,称“魏公”,改大业13年为永平元年。翟让为司徒。是年7月,隋炀帝又派身边大将王世充率官兵10 余万,前来镇压瓦岗军,经连战百余日,大小战斗60多起,隋军损兵折将,节节败退,终归收兵回营。魏征、程咬金等,也纷纷投奔了瓦岗军。
面临上述有利形势,瓦岗军理应上下团结一致,乘胜歼敌,一举推翻隋王朝的腐朽统治。但李密为独揽大权当皇帝,竟设计谋杀翟让。于大业13 年(公元617 年)11月11日,李密利用设宴庆功机会,令卫士蔡建德将翟让杀死。从此,军心动摇,瓦岗起义军势头日趋衰弱,终归失败。现在河南省滑县境内存有不少瓦岗军遗址,如点将台、兵校场、跑马场、养马场、军粮仓,以及处罚敌人和犯法分子的刑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