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河系文化 > 风土人情
“妒妇津”的传说
  时间:2013-05-04 15:40:00 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在临西县仓上村南有条河,很久以前,这条河能撑船,河上有一个渡口叫妒妇津。

据说,古临清县(临清县旧址在今天的临西县仓上村南)有一任县令,出身寒门,却才智过人,受到道台大人的特别赏识,道台供他读书学文,并送他盘缠进京赶考,后来,他当上了县令。道台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小夫妻非常恩爱。县令为了报答道台的恩情,对夫人关爱有加,无微不至,事事顺从夫人,生怕惹她生气,可谓标准的模范丈夫,典型的“气管炎”。

一天,县衙雇来一个侍女,专门侍候县令。这姑娘长得眉清目秀,也非常勤快,县令经常让她到书房做些活计,夫人发觉以后,醋意大发,命人用剪刀把侍女破了相,毁了容,还不解气,又让人发卖为娼。县令敢怒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听之任之。

县令还有一个嗜好,对书画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曹子建的《洛神赋》,还在书房里挂了一幅《洛神图》,每天,在书房里一边读《洛神赋》,一边欣赏《洛神图》。一天,夫人又生气了,冲进书房,大哭大闹,并一再追问:“为什么对洛神这么痴情?难道我长得还不如这个纸人吗?”县令一时难以回答,只好对夫人陪笑不已。夫人怒气未消,撕碎了《洛神赋》,烧掉了《洛神图》。最后,她愤愤地说:“我撕你一个假洛神,还你一个真洛神。”县令正在尴尬之际,差役送来一份请帖,这才借机脱身,躲到朋友家里借酒浇愁去了。待他回府,却发现衙内一片大乱,原来夫人不见了。县令忙叫众人分头去找。不一会,有差役回禀:“在城外河岸渡口发现了夫人的一双绣花鞋”县令这才明白,夫人为了当洛神跳河身亡。岳父岳母也没有加罪于他,县令也履行了诺言。

事隔不久,在县令夫人跳河的渡口,又发生了一件奇闻。一天,一只满载游客的渡船,行至渡口中心,突然波浪骤起。船头正好站着两位妙龄少女,一个又黑又胖又丑,一个又白又高又美。就在这时,一个巨浪向美女袭来,把她卷入河底,再也不见踪影。瞬间风平浪静。而那位丑女却安然无恙,连半点河水也没沾着。再往后,有不少貌美女子在此葬命。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县令夫人嫉妒美貌女子为当洛神而跳河身亡的事联系起来,认为是那个疾美如仇的妖妇在作怪。人们就在渡口岸边立了一块石碑,刻着“妒妇津”,以警告来往客人。摆渡的船工每遇美貌女子求渡时,就劝其绕道而行。当然,也有一些爱美女子为了比美而前来冒险。她们的评比标准是以引起河水起浪为美,以河水平静为丑。她们事先都采取了安全措施,在腰里拴上一根粗麻绳,把自己牢牢地系在船上,当船行至河心,一见河水起浪就赶紧往回返。(谢金祥搜集整理)

 
     
     
  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