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场试验情况
5月15日,建国镇至故城镇堤顶防汛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在左堤桩号116+000处做了长度70m的磨耗层试验段,5月18日,建管局、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到现场查看了该段砂土磨耗层路面试验段,并进行了现场破坏性试验,现场检验了试验段砂土磨耗层表层耐磨性。
进行现场破坏性试验时,施工单位使用一辆重约2吨的越野车以40-50km/h速度在试验段上急刹车,查看磨耗层磨损情况。 5月19日,施工单位依照建管局和设计代表的要求,利用洒水车模拟雨天,对磨耗层进行大水量连续洒水作业后,再分别使用洒水车和越野车进行了破坏性试验。试验情况结果如下:

图1、5月18日,干燥时破坏性试验后的磨耗层情况

图2、5月18日,试验后,建管局、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负责人查看、讨论磨耗层试验情况

图3、5月19日,施工单位利用洒水车模拟雨天,用最大洒水量连续喷洒10遍

图4、模拟雨天喷洒后路面

图5、模拟雨天后,洒水车(重约10t)以40-50km/h速度在试验段急刹车留下的车轮痕迹

图6、模拟雨天后,越野车以50-60km/h速度急刹车后车轮痕迹
从以上几张照片可以发现,进行完破坏性试验的砂土磨耗层受破坏程度较轻,即使在经过模拟雨天浸泡后通过洒水车试验也未出现严重性损坏情况。
二、改进后施工技术参数及程序
此次查看的砂土磨耗层是施工单位以合同技术条款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为基础,结合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调整了配合比和改进了施工工艺。改进后施工技术参数及程序如下:
(一)试验段砂土磨耗层材料要求
材料要求及配合比如下:
土:选用无杂质、粘性土质,塑性指数为15-18;
石灰:选用Ⅲ级以上生石灰;
石料:0-5mm石屑,5-10mm和10-20mm石子。
配合比调整前后对比表
材料
|
原调研材料中试验段磨耗层配比
|
调整后配比
|
土
|
24
|
45
|
生石灰
|
|
10
|
0-5mm石屑
|
24
|
10
|
5-10mm石子
|
21
|
30
|
10-20mm石子
|
13
|
5
|
天然砂
|
18
|
|
(二)试验段砂土磨耗层施工程序
1、准备工作
选择土壤干净无杂质且为粘性土质的土场,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挖掘机清除草根等杂质。清理干净后,对土料打格上水(第一次外补水),将土料含水量提高至11-12%。
2、拌合
在临近土场的拌合区,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将生石灰与三种石料按照配比表内配比进行调配,配合均匀后采用自卸汽车将该混合料运至土场,将混合料与素土按照配比进行第一次拌合,拌合同时进行第二次外补水,边补水边拌合,拌合后的含水量控制为13-14%。为确保成品料拌合均匀,对已经完成第一次拌合的混合料进行第二次拌合,拌合同时进行第三次外补水,确保水分分布均匀,将最终拌合的成品料含水量控制为13-14%。
3、运输和摊铺
成品料拌合完成后,应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装卸和摊铺等工序持续连贯进行,避免周转过程中成品料含水量的损失。
摊铺前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清扫干净并洒水至湿润,摊铺时采用人工加摊铺机进行摊铺,虚铺厚度4.5-5cm。
4、碾压
采用13t双钢轮轻型压路机、30t胶轮压路机在成型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先用13t双钢轮轻型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碾压2次;然后用30t胶轮压路机碾压3遍,达到表面无轮迹,并确保摊铺成型的路段当天碾压完成。碾压顺序注意先轻后重、先快后慢和先边后中。
5、养生
碾压完成后12小时外到24小时内只进行一次洒水养生,保证其表面不干燥也不过分潮湿。
三、结论
通过施工单位在该试验段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多次破坏性试验,检验了此种施工工艺砂土磨耗层的抗压耐磨性。通过观察,磨耗层耐磨性和强度比改进前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