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了领导组织,制定了工程管理工作计划
局属各单位相继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组长的工程管理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程管理年工作大纲和实施意见,确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目标。
2、组织了工程管理方面的参观学习
局和局属各单位相继组织主要领导和工程管理技术骨干参观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认真学习了黄河堤防工程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就我局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从而拓宽了思路,强化了"科学、规范、标准" 的管理意识。
3、开展了工程管理宣传周活动
局属各单位在5月份相继开展了"工程管理年"宣传周活动,重点突出了"大力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主题,为今年的工程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4、完善了工程管理制度
各单位相继制定了"工程管理巡查制度"、"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和其他与工程管理有关的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工程管理工作。
5、加大了工程管理检查力度
各单位均严格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工程管理巡查制度",认真进行工程管理检查,检查内容详细全面,检查结果真实可信,处理结果准确及时,从而实现了由突击管理向日常管理的转变。
6、积极探索了改变工程管理面貌的新方法
我局分别在南乐河务局、管陶河务局、乐陵河务局的堤防工程上开展了标准花提防示范段建设,在三处示范段分别采用了不同了堤顶硬化路面结构型式,为今后的路面硬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同时在乐陵示范段堤坡进行堤坡植草实验,为今后的堤坡绿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各示范段内:堤坡平整、草皮整齐划一;戗台和护堤地上畦田规格一致;行道林和护堤林布局统一;排水设施设置合理;管理范围边界明确,界埂完整,界桩齐全。
各水闸管理单位对测压管进行了注水试验,掌握了水闸测压管的效用。
7、加大了标准化管理的力度
各河道管理单位抓住汛期的有利时期,组织职工和护堤员早出晚归开展清除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农作物,并按照局发布的堤防标准化断面进行堤坡平整活动。
8、积极探索工程管理的新模式
各局积极探索新的堤防承包模式,在新的承包模式下将提高管理水平放在首位。盐山河务局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在沿河村庄公开招聘堤防维修人员,成立了一支42人的堤防维护队伍,建立了维修人员分段责任制、考勤制、目标管理考核制,将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极大的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