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中国财经报:宁夏:以水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2-09-13 16:33:48 来源:中国财经报
打印
     

 

“十三五”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增加52万,灌溉面积扩大15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GDP、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5%、69.0%,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分别下降37.6%、43.2%。这组数据凸显了近年来宁夏在节水控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深处西北内陆的宁夏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572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省区之一。近年来,宁夏持续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美丽新宁夏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平罗县阳光焦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年产焦炭100万吨、煤焦油4.5万吨、合成天然气3500万立方米。今年前7个月,上缴国家税收7300余万元。

阳光焦化有限公司一贯重视节水工作。公司董事长司全义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公司投入2000余万元,升级改造原有污水处理站,新建一座反渗透膜污水深度处理设施,投用后每年可处理污水75万立方米、回收利用中水60万立方米。新建熄焦水一体化处理工程,使处置后的熄焦废水达到国家标准,并作为中水处理源水,从而减少新水使用量。

据了解,在宁夏,许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强化“三废”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确保“不向黄河排放一滴废水”,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也是节水控水的重要场所。在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教育集团南校区的节水科普走廊,记者看到一幅《生命之歌 节约用水》的少儿诗歌海报,是该校五年级学生创作的节水科普作品,内容生动形象,充满童趣,展示了孩子们的惜水节水情怀。据介绍,学校采取绿化灌溉由浇灌改喷灌、普通水龙头改按压式或全自动感应水龙头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节水,取得较好成效。

在财政支持下,平罗中学实施了分布式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合同节水试点项目。记者在项目现场了解到,该项目采用财政资金补助和社会融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输水管道和校园土地条件,新建了污水处理站,进行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由此每年可节水3.3万立方米,节约水费11万元,效果显著。

节水控水需要配套政策支持。近年来,自治区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节水法规,建立了涵盖取、供、用、排各环节的节水制度体系。

宁夏将国家分配的可耗用黄河水初始水权分配到市、县(区)和各干渠,建立了区、市、县三级水权指标控制体系。实行用水权有偿取得,推动闲置指标退出和用水节约;发布用水权价值基准,赋予用水权融资功能,变水资源为“水资产”。据介绍,宁夏近年来累计交易水量1.477亿立方米,涉及金额12.72亿元。

先进技术对于节水工作非常关键。近年来,宁夏融合测控一体化技术、水联网数字技术,在青铜峡市等11个县区推进现代化引黄灌区试点建设,累计配套安装自动化量测水设备3835台(套),近40%的干渠直开口实现测控一体化,打造云灌区130万亩,加速灌区管理由人工向远程智能转变。积极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等节水技术,新建热电厂生产用水基本采用城市中水,新建火电机组全部采用空冷技术,宁东煤化工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废水“近零排放”大型综合工业园区。在高校、行政中心、居民小区等试点应用分布式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技术,探索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回用新途径,年新增污水就地利用量50万立方米。

宁夏还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高效节水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全区高效节水灌溉累计达到487万亩,占灌溉总面积的46%。目前,宁夏5个地级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50%的县(区)建成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区),重点用水行业90%的规模以上企业、90%的省级机关、25%的高校建成节水型单位。

实现高效节水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宁夏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按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对取水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实行项目和取水许可“双限批”。考核结果与节约用水奖惩、水资源税收入分配紧密挂钩。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