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漳河安澜 共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全力推动漳河上游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
|
守护漳河安澜 共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全力推动漳河上游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
漳河上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穆范椭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2025年“世界水日”主题定为“Glacier Preservation”,译为“冰川保护”。近日,水利部普法办印发通知,确定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存在的生命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保障国家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漳河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漳河流域经济发展筑牢水安全屏障。
漳河,作为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的核心河流,承载着流域千万群众的生存之本与发展之翼。为全力以赴当好漳河代言人,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法治为纲、生态为本、科技为翼,全力推动漳河上游水利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 以法治利剑护航流域长治久安
坚持依法治水是漳河上游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近年来,漳河上游局持续强化流域水法规意识,坚持普法、执法、多措并举、有效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确保流域水事秩序持续稳定。
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学法制度化,制定了普法实施方案和普法计划,做到年初普法有部署,年度普法有计划。推动公职人员学法经常化,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持续开展集中普法宣传,营造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创新普法举措,打造普法基地。依托红旗渠精神,建设法治与治水深度结合的普法基地,打造了具有漳河上游流域特色的普法基地。持续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力度,依法打击水资源污染、违法取水等水事违法行为,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严格落实河道巡查制度,加强常态化执法,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河道采砂等水事违法行为。统筹推进漳河上游及周边相关区域的联防联控,加大跨区域、多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巩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成果,不断深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协作机制从“有名”向“有实”的转变,与地方联合执法查获的“张*民等五人非法采砂案”,被确定为水利部典型案例。
二、 以系统思维复苏河流生态生命力
针对漳河上游水资源短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科学指引,我们创新实施“ 三水统筹”治理模式,水资源调度与监管持续加强,漳河全线贯通得到保障,水生态流量持续管控,河湖生态环境得到复苏,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水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强化。
水资源调度持续加强,严格落实水利部“漳河水量分配及非汛期水资源调度计划”,不断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交流沟通,统筹做好各灌区引水工作,扎实推动水资源统一调度,确保漳河全线贯通工作顺利开展,两年为四大灌区供水11亿m3,保障了供水安全。水资源监管持续强化,通过对取水单位开展取水工程(设施)现场核验、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延续技术审查和取用水事中事后监管,发挥取水审批环节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
加强水生态流量持续管控,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关注直管河段内水电站分类整改情况,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将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作为取用水事中事后监管重要内容,领题开展漳河上游生态复苏与小水电退出机制调研,针对直管河道由于天然来水不足且缺少调蓄工程,大量小水电站长期聚水发电,生态基流无法保障,严重影响河流健康生命的现状,提出了明确生态流量、建立小水电退出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推进控制性枢纽工程调度和建设管理的解决措施。聚焦完善直管河段水利工程体系,在确保施工安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各重点项目实施,切实筑牢漳河上游水安全保障。漳河石梁、下交漳至观台河段水毁及控导治理工程如期完成各项阶段建设目标,同时积极探索由流域机构主导推动浊漳河干流吴家庄水库立项实施、主导推动清漳河干流泽城西安水库尽快运行发挥效益,为直管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尽早落地,推动在漳河上游局基础上成立统管漳河流域的管理机构,真正实现漳河流域“四个统一”,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促进漳河生态环境复苏。
三、 以智慧水利赋能精细化管理
依托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部署,漳河上游局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重塑流域治理新模式。漳河上游智慧水利建设工作已从单点技术突破迈向系统化集成创新,通过防洪“四预”体系升级、无人机广泛运用、自动化设备监测预警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漳河上游水安全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判”,为流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
防洪“四预”体系升级,持续强化防汛“四预”措施,提升应对突发洪水的快速反应能力,采用全站仪或GPS开展大断面测量,采用ADCP和无人机两种方式开展应急测流,不断完善漳河上游流域水情APP信息查询平台,保证汛期发布的各种汛情信息能够以多种方式准确、及时传递和发布,提高防汛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应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为防汛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确保流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流域全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完成。海委水政监察基础设施建设(三期)漳河上游局视频监控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能高效动态掌握河道管理范围内水事活动情况有效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为维护流域良好的水事秩序提供有力科技保障。无人机航测航拍技术运用更加成熟。加快无人机飞行队伍成长步伐,组织水行政执法队伍积极参加中国民航总局无人机飞行执照考试,大力推进和利用无人机技术在水行政执法中的运用,补齐传统人工巡查短板,提高水行政执法效率,不断探索无人机技术在水利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场景,助力漳河上游智慧水利建设。
加快推进建设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水文站提档升级、水闸安全预警、水质自动监测、移动监测等设施设备,进一步优化完善水闸枢纽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实时掌握水闸运行状态和水位变化,全面提高引调水工程管理运行的可靠性和操作效率。不断完善高速互联的水利通信网络,完善局机关及各管理处通信网络传输,构建水利业务网络专线通道传输通道,完善各管理处工控网络,为数字孪生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
治水兴水关乎民生福祉、民族永续。让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精打细算管好水资源,从严从细守牢生态线,守护漳河安澜,共绘人水和谐新画卷,让漳河之水永续润泽华北大地,不断续写漳河上游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编辑:高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