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红旗渠渠首拦河坝当年是怎么合拢的?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2-01-17 14:53:53 来源:漳河上游管理局
打印
     

 

红旗渠渠首枢纽工程处在红旗渠的最前端,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崔家庄附近浊漳河右岸,包括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水冲沙闸等,其中拦河溢流大坝是整个枢纽工程的关键。你可知道,这拦河溢流大坝当年是怎么合拢的吗?

拦河坝坝址在浊漳河侯壁断下游600米处的河谷,这里河床是红色基岩,两侧是几百米的高山。按照设计,要在基岩上筑起一道长132米,高3.5米,底宽13米、顶宽1.5米的石坝,将奔腾的浊漳河拦腰截住,把水导入红旗渠。 

担任渠首修建任务的是林县任村公社。1960年初春,枯水季节的浊漳河也有20多个流量。初春的河水,冰冷刺骨,人在水中施工,十分艰难。工程指挥部抽调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体的500名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投入渠首大坝截流攻坚战。突击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完成了截流大坝的一二期工程,清一色的大石坝已经矗立在河道两侧,132米长的大坝只剩下主河道中间10米宽的“龙口”。 

漳河水虽不算大,但经两侧石坝挤压,犹如夺路而出的猛兽,从狭窄的龙口中奔涌狂泄。截流合拢是个难题!按计划先用石块、沙袋堵水。一声号令,一块块石头、一筐筐石碴、一个个沙袋同时投入激流,全被咆哮的河水冲跑,200公斤的石块抛下去,也被冲得无影无踪。突击队又在河两岸打木桩,在木桩之间扯上几十道铁丝和绳索,试图拦住石块和沙袋,但几次组织截流都未成功。 

大坝怎么合拢?杨贵和总指挥部、分指挥部与民工共同商量截流办法。有党员提出用人墙挡水的法子。指挥部与民工经过认真讨论之后,认为是个好办法,就是拼命也要如期实现大坝合拢。 

指挥部拿来烧酒,河岸边燃起篝火,医务人员做好救护准备。随着一声令下,40多名党员团员青年脱衣跳进冰冷的急流,臂挽着臂、肩并着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五道人墙方阵,像磐石一样牢牢地钉在了河道中央,拦住了汹涌奔腾的激流。咆哮的漳河水在勇士们胸膛前低下了头,越过两边的石坝流向下游。担负垒堰任务的数百民工蜂涌而上,抬石的抬石,运浆的运浆,在人墙方阵下游垒起一块块巨石,贴上一个个沙袋。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拦河大坝如期合拢。 

1960年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胜利竣工,凶猛的浊漳河水按照林县人民的意愿,驯服地流进了红旗渠渠源隧洞。 

现在,红旗渠源已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渠首的墙上展示着一幅人墙方阵挽臂勇挡激流截流合拢的画面,游客看了,有的还不以为然,殊不知那是历史的真实。 

 
     
     
     
     
  编辑:史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