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岳城水库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1-09-16 14:58:42 来源:漳河上游管理局
打印
     

 

 

岳城水库是漳河干流出山口处的一座大(Ⅰ)型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交界处,水库总库容1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千米,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主要功能为防洪,兼有灌溉、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为不完全年调节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岳城水库全貌

岳城水库于1959年动工兴建,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设计最大坝高53米,库容10.9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大坝进行加高加固,总库容达13亿立方米。水库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洞、水电站组成。大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米。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米,大坝坝顶筑有1.8米高的防浪墙。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主副坝之间,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立方米每秒。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洞径6×6.7米,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立方米每秒。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在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米、长280米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万千瓦,年均发电量5460万千瓦时。另有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立方米每秒。

岳城水库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有较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也是我国粮棉主要产区,水库保障着下游2万平方千米广大平原的防洪安全,包括河北省清凉江以南,河南省安阳河、山东省马颊河以北的39个市(县),保护农业耕地面积2700万亩,人口约2000万人,对京广、京九、京沪铁路,京珠、大广高速公路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起着重要屏障作用。水库从1961年开始,承担着向河北民有渠灌区和河南漳南渠灌区供水的任务,并结合灌溉发电,通过民有渠、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承担了向河北邯郸市和河南安阳市工业和部分城市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

岳城水库建成后,先后拦蓄了1963年、1971年、1976年、1982年、1996年、2016年等6次较大洪水,除1963年特大洪水外,其他几次洪水的下泄流量,均控制在下游河道安全泄量1500立方米每秒以内,经水库调节削峰,使出库流量分别减少50%~98%,大大减轻了下游的洪水灾害损失,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社会效益。

同时,做好水质保护,保持了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效益显著。据统计,1962-2020年岳城水库总出库371亿立方米,有效维护了漳河生态。1962-2020年向邯郸、安阳两市总供水202亿立方米。2005年以来,为邯郸东部平原生态水网补水10亿立方米。1996-2018年向邯郸、安阳两市城市生活供水9.8亿立方米。

在蓄水丰富年份,岳城水库多次实施跨区域调水,有效平衡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1982年、1994年,实施了引岳济津输水1.6亿立方米。2004年,实施了引岳济淀应急补水3.9亿立方米,促进了白洋淀生态恢复。2005年、2012年、2013年、2016-2017年,实施引岳济衡生态补水1.6亿立方米,保证了衡水湖的正常生态功能。2005年、2016-2017年,实施了引岳济沧供水1.74亿立方米,有力支援了沧州经济社会发展。

岳城水库地区是我国农业文明开发较早的地区,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磁山文化在此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安阳殷墟、商王朝都城遗址等为世界文化遗产,战国时期“西门豹漳河投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引漳十二渠就建在大坝下游,三国时期曹丕曾以邺城为都,库区上端磁县观台镇有宋代磁州窑遗址。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