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清漳东源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1-05-12 16:14:58 来源:漳河上游管理局
打印
     

 

清漳东源又称东清漳河,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寨乡沾岭山,系砂页岩地区。源头开始向北流,转180度大弯后,至漳槽村折向南流,过西寨、直峪寺村,在祁家沟出昔阳县入和顺县。经紫罗向东南,流经和顺县城北,进入石灰岩地区,在和顺县蔡家庄汇纳梁余河,经平松进入石英砂岩地区,在松烟镇与从东北流来的松溪河相汇,然后折向南流,在乔庄、龟山两村间出和顺县入左权县。继续南流,至左权县芹泉镇上交漳村附近与清漳西源汇流。河长111.5千米,流域面积1560平方千米。
清漳东源,古称沾水。西汉时曾设置沾县,境辖约今昔阳、和顺。清漳东源所经地区峡谷小盆地交错,流域地貌可分为石山区、土石山区,以及黄土丘陵区、河床冲积区。整个流域地势高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干寒多风,夏季温和多雨,秋天天高气爽,全年夏短冬长。如和顺县年平均气温6.5℃,是山西高原高寒地区之一,若按气候学上季节的划分,则和顺县无夏季,只有春秋冬三季,冬季漫长。平均无霜期119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82㎜,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年际变化强烈,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强度大。1963年蔡家庄年降雨量1144.6㎜,而1972年为359㎜,相差三倍。流域年蒸发量为1584㎜。清漳东源设有蔡家庄水文站(1958年设立),控制流域面积460平方公里,实测多年平均清水流量0.33m?/s,多年平均输沙量27.1万t/年。
流域内基本是以旱年为主,特别是春旱较为严重,使农民无法下种,有“十年九旱”之说。受自然气候的影响,流域各区域种植情况不同,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物、大豆、少量水稻及其它小杂粮。水利建设成就较大,有海眼寺灌区、拐儿灌区、胡家温灌区以及小型电站等。“96.8”洪水之后,河道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规划与治理。
和顺县是全国畜牧重点县、林业基地县、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发源地。境内有云龙山灵溪胜境、合山泉神奇倒流、走马槽太行风光、阳曲山登高远望等景观,是观光旅游、消夏避暑的好去处。该县以天河梁为中心,在方圆20公里范围内,有许多与“牛郎织女”民间神话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如牛郎山、牛郎庙、织女庙、天河池、老牛口、喜鹊山等等,2006年和顺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合山村有座始建于宋代的懿济圣母庙(国保单位),庙前“有二泉,一名娘子泉,清流湍激,远近十数村汲饮。一名郎君泉,不时而出,出时声吼泉涌,有‘合山奇泉’之咏。”(民国三年《和顺县志》)郎君泉每逢夏季溢水,先闻水声,后有水出,流水约40分钟之后,泉水自动吸缩回泉眼中,之后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为国内罕的倒流奇泉。县城有兵宪牌坊,是明朝末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为其老师药济众所立,气势宏伟,引人观瞻。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