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滦河下游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15-06-21 10:27:58 来源:工程管理处
打印
     

 

摘要:分析滦河下游区域水资源现状和演变趋势,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节水对策,促进滦河下游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滦河下游;水资源承载力;对策;可持续利用

滦河下游区域主要包括唐山、秦皇岛两市,是京津唐经济区内的重要水源地。自1999年以来滦河流域持续性干旱,滦河水资源经济区遭遇了空前的水源危机。滦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下游一些常年有水河流逐步向季节性河流转变,水资源量逐步减少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了长期制约滦河下游区域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滦河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最紧要问题。

1流域概况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坝上骆驼沟乡小粱山南坡大古道沟,流经内蒙古、辽宁、河北的27个市县区,于河北省乐亭县兜网铺注入渤海,全长888 km,流域面积44750km2,其中山区占98%,平原占2%;按行政区划,河北省占总面积的81%,内蒙古自治区占15.5%,辽宁省占3.5% 

滦河下游平原河段地质区属河北拗陷冀东部分,地貌呈平原类型,由山前平原向东南逐步变为滦河三角洲平原,地面高程变化l~20m,河道纵坡约为0.66‰,河漫滩由水流堆积作用形成,组成物质较为松散。河道呈平原游荡性河道性状,自京山铁路桥以下逐渐变宽。 

随着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桃林口水库三大水源工程和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青济秦等跨流域引水工程的建成运行,形成了以滦河流域为母体,辐射天津、唐山、秦皇岛三座城市的滦河水资源经济区,滦河又成为了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地。 

2流域水资源及演变趋势
2.1水资源总量

根据1956~2007年水文系列资料评价成果,滦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19.2mm,地表水资源量39.49亿m3,地下水资源量19.40亿m3,水资源总量43.71亿m3,见表1

滦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成果表 

水资源分区 

降水量 

mm 

地表水资源量 

(亿m3 

地下水资源量 

(亿m3 

水资源总量 

(亿m3 

山区 

潘家口以上 

476.7  

21.62  

11.61  

23.64  

潘大区间 

727.7  

3.50  

1.22  

3.63  

桃林口以上 

614.7  

7.15  

2.90  

7.46  

大桃滦区间 

668.6  

6.40  

2.41  

7.49  

山区小计 

518.0  

38.67  

18.14  

42.22  

平原区 

585.0  

0.82  

1.26  

1.49  

全流域 

519.2  

39.49  

19.40  

43.71  

2007年人口计算,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55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8%;亩均水资源占有量662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2.5%。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 m3紧缺标准,属重度缺水地区。
2.2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
分析1956~2007年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发现,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与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水资源总量的趋势性减少倾向比较明显,见图12
由于潘家口以上流域面积占滦河流域面积的75%,滦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潘家口以上山区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潘家口以上山区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与其地表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从趋势变化看,滦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减少趋势大于潘家口以上山区。 

 

1 滦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图 

 

2 潘家口以上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图

3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参照《滦河流域需水量预测报告》中的滦河流域不同水平、各地区的社会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GDP),计算出不同水平年、各地区的人均GDP,具体结果见表3

3  滦河下游区域预测的各水平年社会发展规模

水平年 

地区 

预测人口/万人 

预测GDP/亿元 

预测人均GDP/万元 

总需水/亿m3 

总供水/亿m3 

承载最大GDP/亿元 

承载人均GDP/亿元 

预测人均GDP/亿元 

承载人口规模/万人 

2010 

唐山 

755 

3840.63 

5.09 

39.11 

38.06 

3737.52 

4.95 

5.09 

734.73 

秦皇岛 

289.25 

766.19 

2.65 

10.98 

10.86 

757.82 

2.62 

2.65 

286.09 

滦河下游 

1044.25 

4606.82 

7.74 

50.09 

48.92 

4495.34 

7.57 

7.74 

1020.82 

2020 

唐山 

799.69 

9924.96 

12.41 

44.17 

42.34 

9513.76 

11.90 

12.41 

766.56 

秦皇岛 

307.43 

1900.46 

6.18 

11.88 

11.62 

1858.87 

6.05 

6.18 

300.70 

滦河下游 

1107.12 

11825.42 

18.59 

56.05 

53.96 

11372.63 

17.95 

18.59 

1067.26 

2030 

唐山 

842.57 

18045.52 

21.42 

48.06 

45.64 

17136.86 

20.34 

21.42 

800.14 

秦皇岛 

324.66 

3366.07 

10.37 

12.63 

12.23 

3259.46 

10.04 

10.37 

314.38 

滦河下游 

1167.23 

21411.59 

31.79 

60.69 

57.87 

20396.32 

30.38 

31.79 

1114.52 

根据流域现状发展水平下的预测人口规模和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计算上述方案下流域水资源相对承载指数,及其相对应的水资源承载类型,见表4 

4  滦河流域水资源相对承载指数、承载力类型、人口超载比例

水平年 

地区 

相对承载指数 

承载力类型 

人口超载比例/% 

2010 

唐山 

1.0 

 

2.76 

秦皇岛 

1.0 

 

1.10 

滦河下游 

1.0 

 

2.31 

2020 

唐山 

1.0 

 

4.32 

秦皇岛 

1.0 

 

2.24 

滦河下游 

1.0 

 

3.47 

2030 

唐山 

1.1 

C 

5.30 

秦皇岛 

1.0 

 

3.27 

滦河下游 

1.1 

C 

4.36 

滦河下游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类型从整体上来看,唐山、秦皇岛两市在不同水平年下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数量,大多超过了相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处于弱超载状态或临界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滦河下游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当地水资源所不能承载的,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水资源的可承载能力。

4滦河下游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滦河下游区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区域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南部沿海地区工业园区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驱动力。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滦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水资源作支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新时期我国水利事业的重大使命,是加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对于促进滦河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满足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滦河流域需要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强化节水,提高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努力构建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环境安全、防洪减灾和综合管理四大保障体系。 

 
     
     
     
     
  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