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节水成果入选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
|
3月22日,水利部公布2024年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名单,海委“节水宣传与大运河保护互融互促”案例成功入选。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域用水量逐步增长,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超载,使得京杭大运河断流成为常态。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2年4月,水利部组织实施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实现了京杭大运河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截至目前已连续四年实现贯通。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海委将节水宣传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机结合,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节水宣传与大运河保护互融互促”主题宣传活动,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和生态环境复苏,营造了节约水资源、保护大运河的浓厚节水护水氛围。 多措并举丰富节水宣传形式。深入机关、学校等开展节水宣传“六进”活动270余次,发挥大运河影响力大、涉及面广的优势,在岳城水库、四女寺枢纽等大运河沿线标志性地点,开展节水宣传活动,通过普及水法律法规、宣贯《节约用水条例》《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讲解家庭节水小妙招、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展播节水宣传视频和公益广告等方式,向群众深入宣传节水优先方针和国家节水制度政策,介绍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的悠久历史和传承发展,大力宣传近年来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母亲河复苏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 节水宣传与护水实践相结合。在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期间,组织47家单位开展“节水护水爱水 共建美丽河湖”巡河护河实践活动,累计出动巡查人员5000余人次,开展巡查300余日次,巡查行程约6万公里,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等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联合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文化广场等地点开展节水护水宣传活动,通过播放宣传片、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彩页和文创产品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群众节水护水意识。 深入农村开展农业节水宣传。结合京杭大运河补水期间节水管水护水巡查工作,走上堤防、深入田间向沿河农业灌溉取水权人开展农业节水科普宣传,累计走访农业取水户500余次,围绕农业节水增效的重要意义、农业用水定额管理要求、农业节水的先进经验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推动农业灌溉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以引漳大型灌区为试点,开展节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全面评估灌区节水水平、强化灌区节水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节水处 梁希金) |
||
编辑:史滨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