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精打细算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  助推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写在202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4-03-22 14:05:12 来源:海河水利委员会
打印
     

 

精打细算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  助推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写在202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引滦局党委书记、局长  魏军
(2024年3月22日)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水润华夏,泽被万物。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水兴水管水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做好治水工作、怎样做好治水工作等重大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治水提供了行动指南、注入了强大动力。珍惜水、节约水、用好水、管好水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事。
引滦枢纽工程坐落于河北省北部的滦河干流上,是集工业和城市供水、防洪、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群,与引滦入津工程、引滦入唐工程一起,构成我国第一个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工程。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和水利部、海委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引滦局坚持以管理好、维护好、运行好引滦枢纽工程为己任,在实现引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下游地区防洪抗旱安全、促进津唐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充分发挥了工程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在促进滦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文明传承的恢弘尺牍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
一、大力兴水治水管水,不断推进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引滦局扎实开展各项兴水治水管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潘大水库水质不断改善,引滦供水效益逐年增加,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单位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为津唐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安全保障。
1.精准调度,充分发挥防洪减灾效益
引滦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突出防汛准备、监测预警、应急演练、值班值守等工作。近年来,以着力提升防汛信息化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潘大水库建设,初步搭建了潘大水库“四预”平台,实现了库区无人机智能巡检、安装了供水泄洪视频测流系统等。坚持流域一盘棋,系统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与承德、唐山和桃林口水库建立水旱灾害信息共享机制,为汛期上下游联防联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统筹考虑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来水、泄水、蓄水情况以及滦河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实际需求,积极实施三库联调错峰调度运用,切实保障滦河下游防洪安全,保证了水库下游地区的河道堤防安全和滦河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2023年,引滦局1个集体、3名个人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中表现突出,获水利部“学治水重要论述、建防汛抗洪新功”专项任务及时奖励表彰。
2.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撑保障作用突出
引滦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视服务津唐两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强化与津唐两市信息共享,动态分析水资源供需形势,科学编制引滦工程水资源调度计划,加强计划执行监管,精准精细配置引滦水资源,全力保障津唐地区用水安全。建局以来,引滦枢纽工程累计供水461亿立方米,为天津、唐山两市及滦下灌区的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优质、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3.科学施策,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引滦局坚持把水利工程管理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近年来,将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作为推动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新引擎,统筹制定潘大水库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和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补齐实体短板弱项、强化工程日常管护、落实管理支撑、积极推进工程维修养护。完成潘家口水库主坝坝体渗漏处理等120项更改大修、维修养护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设备设施和工程运行管理状况。按照《数字孪生潘大水库工程建设方案》,加快潘大水库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水文监测能力建设和提升、潘大水库工程区视频监视系统、局机关数据机房建设以及引滦枢纽工程调度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
4.综合发力,治水管水护水成效显著
引滦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修复摆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专题办公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全社会关心参与的管理保护格局,加强与地方河长办沟通协调,强化水库及周边岸线空间管控,持续开展潘大水库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巡查,协调地方人民政府清捞行政区域内水面漂浮物,推动违规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确保工程安全和行洪安全。强化“治水+检察”协作机制,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有效打击水事违法违规行为。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强潘大水库周边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严格取水许可证延续技术审查,及时纠正取用水户违规取水行为。纵深推进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持续提升水质监测能力和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监督,抓好水法规宣传,有序开展潘大水库增殖放流、水质超标等问题研究,全面推动水库生态环境复苏,走出水库网箱养殖造成的水质之殇。当前,潘大水库水质状况显著改善。截至目前,潘大水库水源地连续35个月保持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水源地出水口连续11个月达到Ⅱ类水标准。
二、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准确把握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
当前,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向前迈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不断向纵深发展,流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我们要科学研判、准确把握,结合实际做好用水治水管水工作,全力推动新阶段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1.准确把握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自然气候地理的本底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基本特征,以及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尚不健全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中的风险隐患仍客观存在。这些问题已成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优美水生态水环境需求的突出制约,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流域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突出问题。
潘、大水库是天津的重要水源地,唐山的唯一水源地,护好“生命之源”,满足津唐两市人民优质足量水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始终,持续持久推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水环境改善等方面提档升级,持续推进水质改善,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保障津唐两市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切实抓好水库和岸线的保护工作,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家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手段、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管好用好潘大水库“两盆碧水”,为津唐两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2.准确把握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李国英部长在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深刻阐释了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六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即必须坚持治水思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创新发展。
面对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动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贯彻落实好“六条实施路径”,持续持久提升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利智慧化能力、流域综合管理能力,确保引滦水利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进步、创造新辉煌。
3.准确把握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当前流域治水迎来历史性战略机遇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洪减灾能力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资金保障规模空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重点用于灾后治理,当前水利投融资环境优越,为流域灾后系统治理提供了充实的资金保障。随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等战略纵深推进,各地对流域协同治水需求日益强烈,全面落实“四个统一”迎来重大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因势而动、乘势而上,积极探索治理管理体制机制新模式,持续推动新阶段引滦水利事业高速发展、稳步前进。
三、以实干实绩兴水治水管水,续写新时代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国情水情,决定了新时代治水兴水管水任务的艰巨性,只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水利部、海委党组工作部署,科学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落实“四个统一”要求,将总量有限的、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水资源管严、管细、管实,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水利监管能力,才能提升引滦工程效益,推进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1.科学调度,筑牢水旱灾害防御防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防总、水利部和海委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深刻认识和把握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态势,全力抓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天气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坚决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组织开展水库调度、防汛抢险、水文应急测报等专项实战演练,切实提高防汛抢险实战水平。加强水库工程巡查监测和险情预警,延长预见期,提高准确率,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统筹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联合调度运用,科学精准调度水库防洪工程体系,实现洪水预报科学化、水库群调度智能化、风险影响可控化。加强与地方水利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潘家口、大黑汀区间河道放水预警机制。强化防汛值班值守,确保防汛指令及时执行,重大险情及时处置上报,全力确保潘大水库安全度汛。
2.精打细算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滦河水资源效益
充分发挥引滦水资源效益,紧抓国家重大水网建设机遇,积极探讨通过水库连通、河系沟通等方式,扩大引滦水资源受益地区,将有限的水资源用足、用好。在水量分配上,科学预测年度来水情况,编制调水计划,提高调水计划执行率。同时,加强对库区取水口的监督管理,开展常态化巡查检查,及时纠正取用水户违规取水行为。
3.从严从细推进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全面保障潘大水库供水安全
准确把握流域治理管理任务要求,纵深推进流域统筹、区域协同,压实属地河湖长责任,推动与地方人民政府联合巡查执法方案落实生效,建立库区管理常态化机制。推动联合巡查执法与处置、公益诉讼机制落细落实,凝聚协同共治合力。强化水事活动监管,及时查处管理范围内发生的水事违法案件,维护好潘大水库周边水事秩序。协同地方加强流域水污染源头治理,推动做好潘大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立法保护工作。持续加大潘大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有序推进增殖放流工作,强化库区监管和水质研究保护,持续提高水质监测能力,完善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巩固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
4.以工程标准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引滦工程管理水平
推动引滦枢纽工程标准化建设,结合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建设和数字孪生建设,持续加强工程运行管护。初步实现防洪“四预”、水资源配置、工程运行管理等多目标综合应用。持续跟进大黑汀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等项目改造提升,做好项目落地前期准备工作。更新改造潘大水库闸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闸门远程控制。新建引滦局工情信息采集与整合、引滦枢纽工程水质水量综合调度、河湖管理及河长制信息动态管理等系统,持续完善智慧引滦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引滦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锚定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扎实做好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各项工作,树立和践行“工程立局、人才强局、文化润局、创新兴局”发展理念,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全力推动引滦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津唐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伟业贡献引滦水利智慧和力量。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