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入津正式恢复供水 计划供水1.8亿立方米
|
4月9日14时30分,引滦入津分水闸门缓缓开启,中断671天的引滦入津供水工作正式恢复。本次供水包括城市生活、工业及环境生态用水,计划供水总量1.8亿立方米,预计5月下旬结束。 此前,受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影响,两库水质恶化,天津市于2016年6月7日起暂停引滦供水,期间虽两次实施应急供水,但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正常供水。为改善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推动引滦入津供水正式恢复,在水利部的大力推动下,海委积极配合河北省做好网箱养鱼清理工作,于2017年5月完成清理任务。随后,海委及时组织开展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清水行动”,通过实施大黑汀水库低水位运行调度、晾晒水库库底底泥、置换大黑汀水库水体、开展水库水质改善专题研究、加大库区周边水行政执法和水资源保护力度等多种措施,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水库水质明显好转。 为切实做好此次供水工作,海委及引滦局进一步强化与天津市水务局、水务集团的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定了详细供水调度方案。为保障供水工作顺利进行,供水期间,海委将进一步加大出库水体水质监测力度,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据四月份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体水质较往年同期大幅度改善,其中大黑汀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 此次引滦入津供水工作的正式恢复,是海委在水利部指导下,强化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海委将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契机,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至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保护全过程,多措并举保证引滦水质,着力保障津唐两地供水安全。 |
||
编辑:齐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