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沿革
|
海河流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自元朝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开始,历代统治者十分关注海河治理。至元三十年(1293年)郭守敬开通惠河(元世祖赐名),南北大运河全线凿通。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永平知府高邦命整治滦河。顺治元年(1644年)设河道总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大规模治理永定河(康熙赐名)。雍正八年(1730年),增设直隶河道总督,由吏部左侍郎刘于义担任,掌管直隶境内漳、卫河入运归海以及永定河疏浚堤防等。乾隆六年(1741年),命直隶总督高斌兼直隶河道总督,兼理河道,后各河道总督陆续裁撤。直至近代以来,海河流域才先后成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流域治水机构。 1949年前 1917年,华北地区在夏秋连遭台风影响,发生特大洪水,当时“直隶水灾之巨为近年所未有……永定、北运及各县河流同时漫决,致近河十数县尽成泽国,淹毙人口无算。”北洋政府为解决水灾后的河流治理问题,于1918年3月20日在天津成立顺直水利委员会,由熊希龄任会长,这是海河流域最早的流域治水机构。顺直水利委员会成立后,联合部分河流治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对顺直地区河流的测量工作、工程实施和水利规划进行大力推进,编制的《顺直河道治本计划报告书》,首次将海河流域的各大河流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被视为规范治理海河流域的开端。 图注:顺直水利委员会(旧址位于今天津市河北区自由道24号) 1928年9月26日,顺直水利委员会由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李仪祉任委员长,在其主持下,编制了海河流域第一部河系综合规划——《永定河治本计划》,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并实施了一批工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华北沦陷,华北水利委员会由天津迁至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天津,1947年更名为“华北水利工程总局”。 1948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在河北平山县宣布华北水利委员会成立。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将“国民党政府华北水利工程总局”更名为“华北水利工程局”,归华北水利委员会领导。1949年2月,华北水利委员会迁往北京,同年10月撤销。 1949年——1980年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海河流域未设立单独的流域治水机构,而是在水利部(1958—1979年与电力工业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直接领导下,由各省市水利部门负责所辖河流治理。这一时期,海河流域的水利建设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海河流域整修了大量堤防,并开始兴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1957年,水利部北京勘探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规划(草案)》,对海河流域的治理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大跃进”时期,海河流域分别在上游修建了密云、岗南、黄壁庄、于桥、岳城等21座大型水库、45座中型水库、上千座小型水库和一批大型引黄灌区,这些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图注:20世纪80年代官厅水库 图注:岳城水库今貌 1963年,海河流域爆发史上罕见的大水灾,党和国家决定加大对海河流域的治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海河流域各省市中,冀、鲁、豫、京、津参加了根治海河工程,海河流域治理大规模展开,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山东省和天津市也先后设立了根治海河指挥部。此后15年间,海河流域掀起了流域治水史上最大规模的治理热潮,先后开挖疏浚骨干河道50余条,修筑堤防3000多公里,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库,形成了“分区防守、分流入海”的防洪格局。 图注:根治海河场景 1980年至今 1979年11月6日,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成立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报告》,批准成立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简称“海委”),机关设在天津市。 1980年4月1日,海委在天津正式成立,成为新时期真正意义上的流域管理机构,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陈实兼任海委党组书记、主任。 海委成立后,打破了因行政区划给河流治理造成的隔阂局面,科学协调解决行政区划造成的问题,推动了海河流域治水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使流域水利面貌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成立以来,海委携手流域各地,组织编制了《海河流域综合规划》《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方案》等一批规划蓝图,为流域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推动了一大批骨干河道治理和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善了由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有效应对了“96·8”洪水和2021年罕见夏秋连汛,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实施了引黄、引滦、引岳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建成通水,构建了“二纵六横”的流域供水格局,保障了流域城乡和生态用水安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实施“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现永定河、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目标,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利信息化、水利改革、水利科技等工作,流域治水事业和海委改革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了新时代治水兴水的辉煌篇章。
图注:20世纪80年代海委机关大门 图注:海委机关大楼今貌 附:海委历任主任及在职时间 陈实(1980年8月—1982年5月) 曹瑞峰(1982年10月-1985年2月) 卢九渊(1985年2月-1989年3月) 张泽鸿(1989年3月—1994年6月) 鄂竟平(1994年6月—1997年6月) 张锁柱(1997年6月-1998年10月) 王志民(1998年10月—2003年3月) 邓坚(2003年3月—2005年6月) 任宪韶(2005年8月—2017年5月) 王文生(2017年5月—2023年2月) 乔建华(2023年2月至今)
参考资料: 1.《华北水利月刊:李仪祉——顺直水利委员会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之旨趣》 2.《申报:华北水利委员会成立》 3.《中国河湖大典(海河卷)》 4.《海河志》 5.《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志》 |
||
编辑:齐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