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治水历史:永济渠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3-06-26 14:06:17 来源:水信息网
打印
     

 

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凿了规模巨大、纵贯南北沟通中国五大水系长达2 700公里的南北大运河。

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分两段,一段从沁水入黄河口到今天津市,一段从今天津市到北京市南部,全长1 000多公里。

唐代,为了发挥大运河的航运效益,加强了对永济渠的维修和扩建,使海河流域运河网不断扩大。永济渠和其他支渠,或通向平原中部的产粮区或连接东部的产盐基地,把那里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首都长安和内地。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所言,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