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治水历史:京杭大运河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3-06-26 14:06:17 来源:水信息网
打印
     

 

元代定都北京后,为了南粮北运,朝廷对打通南北内河运输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和至元三十年,会通河和通惠河相继凿成,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从此,我国的内河船只从南向北可自杭州直达北京,形成了一条全长1 700余公里的南北人工运道——京杭大运河。

与隋代大运河相比,元代大运河一是不必绕道洛阳北上,大大缩短了从南方到北京的运距;二是克服种种技术难关开凿了通惠河,打通了北京至通州之间的水上联系,解决了几代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元代大运河中,新凿了三条运渠,即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其中会通河一段(即临清至黄河北岸)、通惠河位于海河流域内。通惠河于至元二十九年春开工,至元三十年秋竣工,由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设计施工。工程分引水段和通航段,全长80公里。这条运河对建都北京的元代来说作用很大,所以忽必烈赐名“通惠河”。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