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一十三陵
|
八达岭长城雄姿 八达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八达岭万里长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1991年,在全国名胜四十佳评选中,八达岭名列榜首。 八达岭长城在北京北部延庆县境内,距离北京市70多千米. 高速公路穿山而过,从北京驱车40分钟便可到达. 在这里长城如巨龙一般在崇山峻岭之间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敌楼密布。墙高7.8米,顶宽7.8米。游人可以登城领略长城的雄伟和工程的浩大、艰巨。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这里的自然景观也很有特色,春夏秋冬四时都有佳境。 最是春化铺锦,夏绿叠云┄漫道红衰翠减,爱丹林浓染,秋气澄清。 更冬来莽莽雪岭,玉龙腾春,风光尽收方寸。 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北京不登长城,犹如到上海不游城隍庙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您能错过吗? 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有一个著名的陵墓区。这里青山环抱,风景美丽,在方圆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 的陵墓,后人称为明十三陵。现在这里成了一个驰名世界的游览地。 由于这个陵墓区太大了,一般游人主要游览其中的两个陵墓,一个是 建筑规格最宏伟的长陵,一个是将地下宫殿发掘出来的定陵。每一座皇陵 都有一座地下宫殿,但是发掘出来的只有定陵这一个。 游人进入陵园,首先会对排列在马路两侧的18对石人和石兽感到兴趣。 这些巨大的石人、石兽,雕工精细,造型生动,是珍贵的古代艺术。它们 表示皇帝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主宰一切。这些巨大的石雕,有的体积达30 多立方米,是利用科天在路上泼水成冰,将雕像放在冰道上拖运到这里的。 规模宏伟的长陵 长陵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主要建筑棱恩殿,和故宫 中的太和殿一样大,总面积达1956平方米。它有一点比太和殿更突出,这 就是它的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使用楠木,殿内的32根巨柱,都是用 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据说,当时光是从产地将这些巨大的楠木运到陵园, 就用了五六年时间。这样粗大的楠木,这样宏伟的楠木建筑物,在全国, 已是绝无仅的了,所以这个殿就是显得特别珍贵。 朱棣当了22年皇帝,在他称帝的第6年就开始营建陵墓,共用了5年。 富丽堂皇的定陵地下宫殿 定陵是明神宗的陵墓。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 个。他的陵墓修了6年。据记载,共耗费白银800多万两,相当于当时两年 全国田赋的收入。定陵的规模不如长陵,但是,它的建筑却比较精致。定陵的大部分地面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只是明楼还完好。因为明楼全部是石筑戌,没有一根木料,所以它不但坚固,而且能防火。明楼的建筑也反映了当时高超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定陵的建筑水平可以从已发掘出的地宫看 出来。 富丽堂皇的定陵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5个高 大宽敞的殿堂全部是石结构,拱券式顶,没有一根梁柱。放置明神宗皇帝 和两位皇后的棺椁的后殿,高达9.5米,长30.1米,宽9.1米,是最大的一 个殿堂。在这里发掘出了3000多件随葬品,其中有金冠、金壶、金爵、凤冠等极其珍贵的文物。金冠是用金丝编制成的,冠顶盘有一对金龙。凤冠上镶有宝石100多块,珍珠5000多颗。游人们可以在定陵博物馆内看到这些珍宝。 昭陵在明十三陵中位居第九,是明朝第十二个皇帝和他的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昭陵的建筑有其独特的地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十三陵华表和碑亭 十三陵石牌坊 |
||
编辑:Administra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