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全面复盘检视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
|
10月30日,海委在津组织召开2024年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复盘检视会议,全面复盘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系统总结工作经验、深入检视问题不足、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海河防总秘书长、海委副主任韩瑞光主持会议并讲话。海河流域京津冀晋豫鲁蒙辽八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海河流域气象中心、海委直属各管理局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水利部防御司派员到会指导。
海委水旱灾害防御处、海河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海河流域气象中心、海委水文局等部门、单位先后发言,总结了2024年汛情旱情特点,交流了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推动防洪“四预”系统建设、强化洪水防御协调联动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2024年海河流域降水总体偏多,共发生11次强降雨过程,在水利部坚强领导下,海委组织协调流域各地,锚定“四不”目标,细化防御举措,构筑牢固防线,成功保障了首都北京、雄安新区及全流域安全度汛。总体来看,今年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责任落实。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海河防总公布东淀等28处国家蓄滞洪区市县两级行政责任人93名,流域各地及时调整各类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海委对京津冀晋开展水旱灾害防御综合监督检查,对发现的91个问题督促全部销号,督导1362座小型水库落实“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督导22座病险水库逐库做好保坝措施,督导170项在建水利工程做好安全度汛措施,督导全流域684项水毁工程和65项山洪沟治理项目按要求完成任务,率先推动遥感监督蓄滞洪区管理取得实效。二是预报精准。今年降雨前枯后丰,总体偏多,汛前流域多地出现旱情,汛期降雨频繁,北三河、滦河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雨强超50年一遇,海委强化与流域各地的水文协同,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接入19部天气雷达和7部测雨雷达信息,及时分析6100处雨量站和2873处水文站数据,基于智能网格技术,逐河、逐库、逐站开展精细化滚动预报,在延长预见期和提高精准度上下足功夫,主要站点24小时预报精准度达85%,为防洪调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三是调度科学。立足流域单元,蓄泄兼筹。在暴雨洪水来临前组织王快、黄壁庄等水库及枣林庄枢纽等预泄腾容;迎战洪水时调度水库全力削峰,调度北关枢纽、新盖房枢纽等合理分泄,确保了北京天津中心城区、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要防洪目标安全,特别是在8月9日北三河系强降雨过程中,海委组织北京、天津联合调度蓟运河杨庄、海子水库,确保下游河道行洪安全;至汛末,流域33座山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共计29亿立方米,白洋淀较常年同期多蓄水2.3亿立方米,实现防洪蓄水双赢。在上半年抗旱工作中,及时启动响应,逐库编制抗旱供水调度方案并实施,调度岳城水库等骨干水工程向下游地区补水,充分挖掘南水北调、引黄工程等潜力,确保供水安全。四是保障有力。强化现场调研,复核1512座水库度汛技术指标和133条重点河段过流能力,审核28处国家蓄滞洪区调度运用方案,深度掌握防洪工程体系情况,编制漳卫河等河系、雄安新区等地区方案预案,京津冀防洪“四预”体系正加快建设,漳卫河、大清河、永定河防洪“四预”系统初步构建,组织洪水防御联合演练,锻炼队伍,完善小型水库报汛机制,更新海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积极协调防汛物资储备与调运机制,稳步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五是协作紧密。充分发挥海河防总办公室作用,组织流域各地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协作,推动京津冀等地团结治水,在各流域机构中率先制定《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海河流域洪水防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冀豫鲁等地深入落实漳卫河系防汛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流域机构直属单位与地方的沟通协作,细化责任和措施,形成强大合力。
会议指出,通过汛情与旱情检验,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弱项,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尚不完善,防御洪水的基础设施不足,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尚未建成,“水、土、工”等下垫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进一步增加了为暴雨洪水防御决策提供实时适配支持的难度,防洪“四预”能力仍需加快提升,抗旱工作基础薄弱,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会议强调,各部门、单位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总结经验,巩固提升,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深入落实海河流域洪水防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完善防洪“四预”系统,推进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防御处 王哲 王丹)
|
||
编辑:齐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