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砥砺奋发——西河闸管理处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纪实
|
9月7日至8日,海委组织召开会议对西河节制闸开展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经专家组查勘水闸工程现场、查阅管理资料、质询和评议,西河节制闸最终评分940分,顺利通过海委标准化管理评价。 从工程管理示范单位复核到标准化管理评价,考核标准的转变对工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为高标准、高质量答好这份“试卷”,西河闸管理处提前谋划、认真准备,锚定标准要求,落实规范措施,以昂扬的斗志和担当作为的奋斗姿态迎接这场大考。 规范职责任务 解决短板弱项 年初,西河闸管理处结合局党委“规范管理、加快发展”工作思路,对标对表标准化管理具体要求,开展了“定岗位、明职责”专题活动,对全体职工明确了岗位工作、兼职工作、多岗位交流工作具体内容和责任区。创新性地制作了岗位职责牌,不仅明示了岗位职责,还标注了在岗到位情况,清晰有序、一目了然。 为进一步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了职工职业道德行为和安全、公共秩序管理三十条具体规定,规范了工作秩序,整治了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还积极动员管理处职工对办公室、宿舍及工位开展清洁打扫、文件整理入柜等工作,并设立了“管理秩序流动红旗”,定期进行评比,对办公秩序良好、遵守规章制度的科室进行表扬和肯定,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在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处以最新标准化要求指导工程、水文维修养护工作,先后完成了节制闸检修桥维修、闸门除锈、钢丝绳养护等24项工程施工,解决了一大批工程管理短板弱项,为标准化管理评价达标奠定了基础。 着眼细节死角 下足日常功夫 自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开展以来,西河闸管理处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用到刀刃。一方面通过物业化管理模式,安排专业保洁人员定期打扫,工程技术人员按时检查、验收清洁情况,持续保持工程环境整洁。另一方面,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针对污损、缺失的标志标牌进行更换补充,针对安全生产工作所需要明示、公示的标志标牌进行了补充、完善,强化了安全保障,提升了管理水平。 在海河流域发生“23·7”特大洪水时,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防汛形势,全处上下坚持“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防汛工作为试点实践标准化管理工作,全过程均按照标准化管理最新要求执行调令、操作闸门,按时开展工程检查、工程观测,圆满完成了泄洪、挡水任务,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也为后续持续开展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打好了基础。 坚持文化引领 突出实干兴闸 西河闸管理处坚持持续抓好“文化铸魂 实干兴闸”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全处上下形成了求真务实、讲究效率、严谨细致的优良工作作风。在“23·7”流域特大洪水期间,党支部建立了“党员先锋突击队”和2处党员实践阵地,明确了防洪工作“八条纪律规定”,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旗树在防洪一线,全体职工特别是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冲锋在前,争做防洪排头兵。 自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开展以来,管理处先后获得天津市青年文明号、海河下游局先进党支部等荣誉,杨柳青水文站获评水利部第一批“百年水文站”,西河节制闸被认定为海河下游局标准化管理一级达标工程等。 同时,西河闸管理处以工程管理标准化评价为契机,结合建闸65周年与“一定要根治海河”60周年纪念活动,积极开展水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探访老职工、搜集整理老照片老物件、汇总展板文字资料等方式,建立西河闸枢纽展室,充分展现西河闸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与良好精神风貌,增强了单位凝聚力。 下一步,西河闸管理处将以标准化管理评价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问题整改,全方位落实工程标准化管理细则,认真总结梳理日常标准化管理方式方法,实现工程管理标准化制度规定落实向更精、更细、更优发展,持续推动工程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西河闸 邵光磊)
|
||
编辑:高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