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一线筑牢“青春堤坝”——海委“青马工程”学员积极投身流域防汛抗洪
|
受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海委广大青年听党号召,闻“汛”而动、冲锋一线,切实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抗击暴雨洪水的实际行动,在本轮洪水防御攻坚战中书写了防汛抗洪的“青春答卷”。 紧盯汛情 站好防汛值守第一班岗哨
海委“青马工程”学员、防御处郭雪娇在洪水防御期间,放弃休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并主动要求增加值守班次,紧盯雨情汛情工情,为洪水防御科学决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8月1日,郭雪娇值班时发现水文系统显示共产主义渠黄土岗站水位持续上涨,逼近良相坡蓄滞洪区启用控制水位。她马上联系河南省水利厅了解原因,得知卫河上游水库前期拦洪蓄水,汛情形势十分紧急,第一时间将情况进行汇报。海委防汛指挥中心高度重视,迅速做出开展马鞍石水库、石门水库联合调度控制下泄流量的决策,同时要求河南省水利厅做好良相坡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2日,黄土岗站水位到达最高点后缓缓退去,距离蓄滞洪区启用控制水位相差0.11米,避免了良相坡蓄滞洪区启用,对蓄滞洪区群众的影响被减到最小。
风雨逆行 抢测水文监测第一手数据
海委“青马工程”学员、水文局吴昱樨作为水文应急监测业务骨干,跟随海委水文应急监测组辗转南水北调中线穿南、北拒马河断面和兰沟洼、东淀蓄滞洪区等多地,圆满完成为期10天的应急监测工作。
在白沟河茨村大桥,作为无人机飞手,吴昱樨熟练操控无人机察看各个口门洪水实况,为确定分洪口门监测方案提供第一手视频资料。在东淀蓄滞洪区,她与同事们使用搭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无人船克服水面漂浮物多、水下情况复杂等困难开展测流,第一时间将流量数据准确、高效回传海委防汛指挥中心。
“目前大清河左各庄断面流量为237立方米每秒,流速为0.58米每秒。”吴昱樨和其他3名同事不舍昼夜,随时关注水情,平均每4小时测报一次数据,为大清河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入一线 守护人民群众每一刻安全
海委“青马工程”学员、建管处程琨跟随水利部工作组赴永定河泛区检查蓄滞洪区运用情况,查看防汛关键点位23个,核实有关情况8条,足迹涉及河北省廊坊市3个区(县)和天津市武清区。
在永定河北遥堤,程琨跟随工作组踩着湿滑泥泞的路面,涉水徒步查看永清县段、安次区段和武清区段工程情况,认真检查每一处穿堤建筑物等安全风险点,详细了解巡查值守情况,6天时间内,工作组先后查看了安次区安全围堤防守情况和茨平、丈方河、南石等口门运用等情况。作为工作组联络员,他白天奔波在防汛抗洪一线,协助工作组实时记录核查情况,晚上对当天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向水利部和海委防汛指挥中心汇报情况……“连轴转”工作模式之下,程琨丝毫没有叫苦叫累,“防汛抗洪是水利人的天职,能够为蓄滞洪区的群众做一点事情,我感到十分自豪。”程琨表示。
生于斯时多幸运,愿得此身长报国。在这场抗击暴雨洪水的攻坚战中,像郭雪娇、吴昱樨、程琨这样的海委青年还有很多,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切实扛起青年一代的使命与职责,在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扛得住,为守护流域安澜贡献了青春力量。
|
||
编辑:齐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