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污水排放量
2001年全流域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53.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32.7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61%;生活污水20.9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39
%。
(二)河流、水库水质现状
根据各省(市、区)提供的水质监测资料,以流域干流、一级支流的基本站以及大中型水库站为重点,并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对2001年度流域河流的全年、枯、丰水期和主要大、中型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
在全流域10076公里的评价河长中,Ⅰ~Ⅱ类水质的河长为1608.9公里,占16%;Ⅲ类水质的河长为2333.4公里,占23.2%;Ⅳ~Ⅴ类水质的河长为1503.6公里,占14.9%;超Ⅴ类(严重污染)水质的河长为4629.7公里,占45.9%。受到污染(水质劣于Ⅲ类)的河长比例为60.9%。
与2000年度评价结果相比,河流水质略有好转,其中优于Ⅲ类水质河长的百分比由2000年的33.5%上升到39.1%,劣于Ⅲ类水质河长的百分比由66.5%下降至60.9%。流域地表水污染依然普遍,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溶解氧。

海河流域的大、中型水库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也是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对34座大、中型水库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水库水质较好,达II~III类水质标准的水库为28座,占评价水库的82.4%;册田、彰武、宝泉、汤河水库水质为IV类,
官厅水库水质为V类,庙宫水库水质为劣于V类。有5座水库为富营养。
省界河流水质概况:2001年海河流域评价32个省界断面,优于III类水质标准的占28%,劣于III类水质标准的占72%。其中劣于V类水质断面达到了53%。这些断面分布于滦河(河北—引滦交界断面)、潮白河(北京—河北交界断面);永定河(河北—北京交界断面);漳卫新河、卫运河、南运河(山东—河北交界断面);卫河(河南—河北交界断面)。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省界河流以耗氧有机污染为主,污染项目主要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