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良玉副总理视察独流减河进洪闸枢纽工程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深入海河流域防汛一线视察工作。在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的陪同下,回良玉一行视察了独流减河进洪闸枢纽工程。

  在独流减河进洪闸枢纽,海委主任任宪韶、海委海河下游局局长汪大昌向回副总理汇报了工程概况及防汛准备工作情况。回副总理实地察看了工程除险加固情况,观摩了闸门启闭系统演示,详细了解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有关情况,并对海委的防汛抗旱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水利部部长陈雷、武警部队副司令员霍毅、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和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王家声等随同考察。

  (二)鄂竟平副部长视察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工程

  为缓解白洋淀地区干旱缺水,保证淀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保护淀区以及北京奥运会周边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在水利部领导下,海委组织实施了2008年引黄济淀应急补水工程。山东位山闸自1月25日开闸放水至6月17日关闸,累计放水7.17亿立方米。截止到6月20日,白洋淀实际收水1.576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原定的调水任务。

  3月4日,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一行赴河北省视察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听取了有关单位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鄂竟平指出,做好今年的引黄济淀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黄委、海委和山东、河北两省充分协调,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保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鄂竟平一行察看入淀十二孔闸


  本次应急补水完成后,白洋淀水位已由输水前的6.20米上升到7.41米,水面由45km2扩大到140km2,基本摆脱干淀威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维系,再现了“华北明珠”的璀璨光彩。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张基尧主任检查指导穿黄隧洞工程建设工作


  11月1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率组检查指导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陪同检查。

  张基尧现场察看了穿黄隧洞工程施工情况,认真听取了有关负责人关于工程的建设管理、工程进度、施工组织及下阶段工程进度计划的工作汇报。

  张基尧充分肯定了穿黄隧洞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穿黄隧洞工程工期紧,难度大,要把工程安全放在建设管理的核心位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工程参建各方要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又好又快地推进穿黄隧洞建设。

  (四) 海委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

  2007年10月23日,海委在北京召开《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专家咨询会。11月18日,海委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班,全面诠释了海河流域四大水利保障体系(城乡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洪减灾、综合管理四大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坚持原则、目标任务和近期实施重点,将为今后一个时期流域的水利建设提供依据。


海委主任任宪韶、纪检组组长于耀军指导监测工作并慰问工作者

  (五)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水利部审查

  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海委于2002年9月启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历经6年先后完成了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供水预测、供需分析、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等规划内容。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行政协调,于2008年9月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送审稿)》。9月9~10日,水规总院受水利部委托在北京主持召开《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审查会议,并获得一致通过。该规划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上报国务院审批。

  (六)《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近期实施方案》获水利部批准

  12月,水利部下发《关于印发〈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近期实施方案〉的通知》(水规计[2008]542号),明确指出该实施方案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符合海河流域实际,可作为近期流域水利建设管理的依据,并印发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执行。

  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是海委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发展实际,提出的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建设城乡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洪减灾和综合管理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在流域内已有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近期流域水利发展的任务、目标和重点,是近期流域水利工作的基本依据。

  (七)2008年晋冀两省向北京集中输水工作圆满结束

  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目标,2008年度山西省、河北省向北京市集中输水工作于9月下旬开始实施。9月28日,河北省云州水库开闸放水,10月10日,山西省册田水库、河北省壶流河水库开闸放水。截至11月20日,册田、云州、壶流河水库放水工作结束,三座水库共放水4529万m3。12月24日,北京市收水结束,累计收水3189万 m3。

  (八)《海河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编制完成

  根据《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水利部工作部署,海委组织开展了海河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编制工作。在《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漳河上游水资源规划》等已有成果基础上,指标体系在考虑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合理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预测水资源供需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了全流域和各省级行政区域分河系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经过多次征求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2008年底,海委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送审稿)”,并报水利部审批。该指标体系的编制完成将进一步强化海河流域取水许可管理,为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和管理提供依据,对指导和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九)漳河上游治理水事纠纷三期工程进展顺利

  漳河上游治理水事纠纷三期工程(以下简称三期工程)是水利部党组“先进性”教育整改落实措施之一,主要任务是建设容易引发水事纠纷的省际边界水工程。通过工程措施,消除纠纷隐患,预防水事纠纷的发生。同时,通过解决工程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完善管理设施,为加强河道管理、适时进行水量分配调度、及时解决矛盾、预防水事纠纷的发生创造条件。

  三期工程总投资2998万元,主要包括红旗渠渠首枢纽改造、水事纠纷预防处理、管理单位生产房屋及设施改造等内容。2006年开工以来,相继有红旗渠首引水渠加固工程、红旗渠首交通桥道路工程、段曲村护地坝工程、木家庄电站拦河坝改建工程和康家庄河段插花地护地坝工程等多个单位工程施工完成。截至2008年底,三期工程共有9个单位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其余6个单位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或前期准备中。


海委副主任王文生率组检查漳河治理水事纠纷三期工程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