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变与不变
|
工程管理处 苏通
![]() 40年,这个数字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是个很久远的时间段,恰好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时间相近,可以说下游局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诞生的时代弄潮儿,这40年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最为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40年,也是变化最为翻天覆地的40年,40年前,出门买菜还需要粮票,奶油冰棍还是5分钱一支,马路上见不到几辆汽车,在座的很多老前辈们,还是豆蔻年华。
40年前,我局所属的各座工程都没有进行过除险加固或者改建,使用老旧的设备和技术,很多工程的新貌还只存在于图纸上,君生我未生,没有经历过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对我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但也是一份大大的幸运,我生活在已经可以享受4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富强和丰足中,也站在了我们下游局40年砥砺前行不断进取的丰厚成绩上。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下游局的变化和不变。
首先,最明显的是硬件的变化,40年间,我们的每一座水闸都先后进行了除险加固或改建,曾经海河闸的机架桥上看不到今天的青砖绿瓦,飞檐画栋,为启闭机遮风挡雨的是一个个笨重的铁壳子,曾经我们的水闸工程运行没有现代机电技术的支撑,听老同志讲过,有些没有应急制动手段的工程当发生险情时,那些老师傅们需要亲身下到门槽中插入工字钢来阻挡闸门下落,而今天我们的大部分水闸都实现了现地和远程的自动控制,在电脑屏幕前就可以实现对闸门的厘米级精准操控;曾经我们的水文测流设备没有膀子力气可搬不动,今天ADCP,水文缆道,各种自测报设备都让我们的测报预报更加精确,更加便利。
但是,这些硬件设备和技术带来的变化,没有改变的是我们的水闸技术人员在运行和检修设备设施时专注的神情,没有改变的是在每一个风暴潮来临的夜晚,参与防汛的同志们彻夜不眠,坚守的工作桥上,没有改变的是我们下游局人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在追求工程管理精细化的进程中,我们一刻也没有放慢脚步,不断取得着新的成绩。
4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也在发生着改变,最初,我们的职责只是单纯的管理、调度海河下游地区的各河和枢纽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人们对于碧水蓝天的渴望与日俱增,下游局不仅要依托五闸,发挥好水利工程的除害作用,还要越来越多的减负起兴利的作用,兴生态之利,兴民生之利,南水北调、引黄济津、生态补水,我们的工程发挥着越来越多样化的功能。
随着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号角吹响,下游局把当好河湖代言人的使命也放在了心间,从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到中小水闸安全监督,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到农村饮水最后一公里,各种各样的督查任务我们统一指挥,从容应对。我们的督查人员足迹可以说遍布了整个华北平原,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道路崎岖都没有阻挡住我们的脚步。尽管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未曾改变的是保流域一方安澜的初心,牢牢记住的是保住绿水青山的使命。
当然,40年间,改变的还有下游局的每一个面孔,人来人往,物是人非,一代代年轻人来到下游局,在这里成长,成熟,在这里挥洒青春智慧,成就个人价值,又有一代代年轻人接过了老一辈的接力棒,继续冲刺向前,不变的是这些一代代的年轻人脸上的热情和真诚,愿岁月铭记这些笑脸,祝愿下游局40岁生日快乐,祝愿他下一个40年风采流转,故事依旧。 |
||
编辑:高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