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回顾
|
康福贵
2020年3月20日
为了纪念海委和海河下游局成立40年,展现我局水利工作成绩,现对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一下回顾,希望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2005年4月29日,我调到海河下游局工作,4月30日就到了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任局长,负责该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一直到2008年6月工程竣工验收。在这期间我同建管局15名同志,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组织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认真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制度,狠抓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文明建设,认真协调地方关系,保证了工程建设按期高质量完成,工程获得了水利部和天津市级文明工地称号,南闸工程获得了2007年天津市海河杯奖,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现在回想起来,组织上安排我负责这项工作,是我的荣幸和难得的历练机遇,也是一段十分重要的历史记忆。十几年过去了,回想工程建设历程,我要感谢建管局15位同志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工作,感谢海委领导和局党委的大力支持重视,感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天津华朔监理有限公司、天津华北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中海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总厂、天津三源鑫泰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原天津三源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徐州市理工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所、天津广哲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高斯通信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所有参建人员的通力合作,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该工程建设的人。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的顺利完工,是各单位、各部门广大参建者的团结奋斗、扎实负责、进取奉献的结果。
一、工程除险加固缘由
独流减河进洪闸位于大清河与子牙河汇合处,是独流减河的首部控制工程。地处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南,天津市防洪圈西部防线南侧。该工程主要作用为:汛期宣泄大清河洪水经独流减河直接入海,保证天津市和津浦铁路安全,保护大清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汛后排除涝水,减轻沥涝灾害。
进洪闸枢纽由南闸和北闸组成,原南闸工程建于1969年,原北闸工程建于1953年。经过几十年的运用,两闸均存在地面沉降、淤积严重、泄流不畅、抗滑和抗渗稳定不满足要求、设备老化等诸多问题,2000年7月,水利部海委组织专家对进洪闸枢纽进行了安全鉴定,按照《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的有关规定,鉴定结论为三类闸。鉴于该枢纽在天津市防洪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亟待进行全面的除险加固。
安全鉴定工作是2000年3月至5月,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甲级)受下游局的委托而完成的,相继编写了独流减河进洪闸安全鉴定闸基物探检测报告、混凝土质量检查报告、闸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安全鉴定测量成果及安全鉴定复核计算分析报告等。安全鉴定存在主要问题为:
(1)进洪闸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已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在正常挡水工况下,北闸闸室抗滑稳定系数为0.82,南闸闸室稳定系数为0.64,均小于规范允许的安全系数;
(2)闸室整体沉降,已不能满足闸上正常蓄水位4.64m的蓄水要求;
(3)北闸公路桥大梁梁底阻水,影响泄流能力;南闸公路桥大梁混凝土强度降低,已不满足原设计的运行要求;
(4)两闸底板配筋偏小,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二、除险加固工程目标要求
该工程建设,主要是根据海河流域洪水特点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从对进洪闸新的规模、功能和运用要求考虑,除解决三类闸病险问题满足汛期宣泄洪水外,还应满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是四项目标:
(一)泄洪要求。根据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要求,进洪闸在东淀第六埠水位达到6.44m时,总泄量由3200m3/s提高到3600m3/s。
(二)排涝要求。为确保东淀内农田汛后及时种麦。原南、北闸底板高程较东淀内大清河深槽底部高程(-1.00m)高1.11~2.22m,不满足排涝要求。新闸设计东淀排涝水位按0.99米控制。
(三)蓄水灌溉要求。充分考虑了上下游农业生产的需要,包括汛后闸前东淀内深槽蓄水和闸下独流减河蓄水。正向设计挡水位3.44m,反向设计挡水位3.0m。
(四)引水要求。枯水年满足从大清河深槽引水,为团泊洼水库和北大港水库补充水源。
三、工程建设内容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原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受海河下游管理局委托负责初步设计工作,于2004年2月提交了《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4年4月,水利部组织对该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2004年7月5日,水利部以《关于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4〕225号)批准,批复概算总投资13997万元,工程建设总工期28个月。
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划分为三个单位工程,即独流减河进洪闸南闸主体工程;独流减河进洪闸北闸主体工程和独流减河进洪闸附属工程。主体工程为Ⅱ等工程,闸室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主要建筑物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主要设计指标为:闸上设计洪水位6.44 m,闸下设计洪水位6.30 m,闸上防洪最高水位6.9 4 m,设计流量3600m·/s。闸室总宽南闸27孔287.7 m和北闸13孔137.9 m。
1、南闸在原址除险加固,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闸拆除,上游联接段、闸室段、消能防冲段、下游联接段、地基处理、交通桥、工作桥及检修桥、金属结构及启闭机设备采购及安装、观测设备采购及安装、电气设备采购及安装、电气一、二次设备采购及安装、上游河道整治等。本单位工程于2005年9月1日开工建设,至2007年5月15日完成。
2、北闸在原址除险加固,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闸拆除,上游联接段、闸室段、消能防冲段、下游联接段、地基处理、交通桥、工作桥及检修桥、金属结构及启闭机设备采购及安装、观测设备采购及安装、电气设备采购及安装、电气一、二次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上游河道整治等。本单位工程于2005年4月6日开工建设,至2006年6月20日完成。
3、进洪闸附属工程主要包括:防浪墙、防汛道路;环境整治;水文设备及安装工程;通信系统;办公楼;车船仓库及防汛仓库;消防、供水、供热系统等。
2006年7月海河下游管理局委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独流减河进洪闸办公楼、附属用房、室外工程等进行专项设计。2006年9月提交了《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房屋建筑及环境整治初步设计》。2006年9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2006年10月17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关于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房屋建筑及环境整治初步设计的批复》(海规计〔2006〕61号)批准实施。本单位工程于2006年3月3日开工建设,至2007年11月15日完成。
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于2005年4月6日开工建设,至2007年11月15日完成。2008年6月水利部海委组织进行了竣工验收工作。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以及工程专项验收情况,海委首先成立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对该工程进行技术预验收工作,之后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的工作报告和质量监督单位的质量核定意见,察看了工程现场,审阅了工程技术资料,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建设内容如期全部完成,工程质量优良,投资控制使用合理,工程档案资料齐全有效,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四、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1、实行了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2005年1月17日,海委以《关于成立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法人的批复》(海人教〔2005〕4号),明确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为该项目建设的项目法人,并任命了法人代表和总工程师。项目法人内设办公、计划、技术、财务、监察5个处室,共15名工作人员。2005年5月20日,海委以《关于调整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有关人员的批复》(海人教〔2005〕22号),同意海河下游管理局为该项工程建设项目法人,重新任命法人代表及建管局负责人。建管局改为项目法人的现场管理机构。
建管局内设办公、计划、技术、财务、监察5个处室,后增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共16名工作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印发各办事机构工作职能和工作岗位职责;先后制定质量、资金管理、安全等管理规章制度10余份。建管局制定了各办事机构工作职能和工作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履行了现场管理职责,项目法人责任制得到了全面落实。
2、对施工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全面实施了公开招标
经海委批准,招标人委托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招标代理中心(甲级,以下简称“招标代理机构”)分三期对施工监理和12个建设(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招标代理机构从海委评标委员专家库随机抽取和招标人委派专家共同组成评标委员会。经评标专家审查打分、评审推荐,由招标人确认优选了建设监理、建筑标段中标单位,并签订了合同。整个招标投标过程都是由海委监察审计处等处室和质量监督部门及海河下游管理局派员现场监督而完成的,招标程序、操作过程及评标办法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优秀施工队伍的选择很重要,这也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3、监理机构作用发挥扎实有效
天津市华朔水利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甲级)中标后,2005年3月25日组建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监理处(以下简称“监理机构”)进驻施工现场。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2005年,现场监理人员11人,其中总监理工程师1人(持证)、监理工程师5人(均持证)、监理员5人(2人持证);2006年,现场监理人员9人。
监理机构适时编写监理规划和主体建筑、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启闭机安装等实施细则;参加项目划分;提交质量监测计划;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抽查检测;采取旁站、巡查和平行检测等方式对项目建设进行控制;填写监理日记、编写监理月报等。监理机构认真负责,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为保障工程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例会制度坚持很好,每周二必须召开,分析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等相关问题,研究安排下一周工作任务,解决具体问题。
4、全面实施合同管理
该工程全面实行了合同管理,共订立各类合同43份,其中:建筑(采购)20份,设计、监理等其它合同23份。总合同金额达到总投资的98%。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工程监理的监督下,合同双方均严格执行了合同条款,工程价款结算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执行。工程预付款按合同规定执行,工程进度款根据监理计量的合格工程量进行拨付,其他工程款项均按照有关财务制度执行,没有发生债务纠纷等现象,合同执行情况良好。
五、工程建设管理重点工作环节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互相都有影响和制约,又互相促进,招标、进度、质量、投资、结算、材料、工艺等都要控制到位,人员管理、安全、协调更要做到位,哪里都不能马虎,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建管局全面抓好各个环节工作,同时还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施工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建管局十分重视保障工程质量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施工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质量监督站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建管局下设质量管理处,配备4名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各2名;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检查评定办法及每周检查等规章制度;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书。质量负责人能每周参加监理主持的质量检查、工程调度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检查。2005年5月8日,建管局与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海河分站(以下简称“质监站”)签订《工程质量监督书》;编制了年度质量监督计划和实施计划,对监理机构呈报的项目划分进行批复,参加隐蔽工程、闸门、启闭机出厂前的制造检查验收。
建管局下设技术处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检查评定办法及每周检查等规章制度,实施了质量责任书制度。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海河分站按着《工程质量监督书》规定,对该工程进行了全过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监理机构按着《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要求,认真控制每道工序,严格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并组织对混凝土抗压、抗渗、抗冻进行了平行检测和质量评定工作。各施工单位项目部都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检机构,制定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质检岗位责任制,设有专职质检员、试验室,严格执了“三检制”和工序控制。进洪南闸获得天津市海河杯奖。
二是注重文明工施工,积极创建文明工地。发展都市水利,打造窗口工程。按照争创优质工程,创建文明工地,努力打造窗口工程和示范工程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管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工程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获得了水利部文明建设工地和天津市级文明建设工地称号,实现了以文明施工促进工程建设的目的。
三是注重安全生产,严格施工安全管理。围绕着安全管理目标,建管局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实行建管局、监理、施工单位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度。制定了《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工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工程安全生产考核实施细则》和《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了工地安全生产日督促周布置月检查制度。施工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机构,配备了专职的安全员。实行了周教育日强调随时检查的安全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员和质检员跟班作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安全巡视,杜绝了各种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状况和野蛮施工行为,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
四是加强计划管理,严格资金支付程序。工程建设中,建管局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科学布置施工场地,严格审核控制结算工程量的增加,工程实际完成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合同工程量总体接近,未发现有较大差异。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复总概算以内。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了“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初审、局技术处审核工程量、局计划处审核价款、局财务处审核金额、局负责人审批”的资金支付控制体系和管理费用支出签报审批制度。工程价款结算实行国库直接支付,由建管局提出《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及投资概算、年度计划、工程合同、工程量认定等相关文件,在支付申请书中标明资金的预算科目、工程项目名称、收款人、申请支付金额等,报经海委审查同意后,再报财政部驻天津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批。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批准后,由财政部国库支付局直接支付工程款项。严格程序,层层把关,保证了资金支付安全。
六、水利稽察工作
根据水利部《关于对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进行稽察的通知》,部稽察组王高亮等一行7人,于2006年5月26日至6月2日,对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稽察。稽察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工程现场,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及与有关人员谈话,在稽察结束时与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及有关参建单位交换了意见。稽察组充分肯定了建设管理成绩,提出了存在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水利稽察工作的开展对建设管理工作给予了重要帮助。对进一步规范履行项目法人职责,规范今后的招投标工作,完善包括施工内容、计划投资、计划工程量、工程形象进度、保证措施等有关内容的年度工程实施计划,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材料质量、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七、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
该工程是2005年4月6日开工建设的,当天举行了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开工仪式。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同志出席开工仪式并做重要讲话。海委邓坚主任宣布工程开工,海委王文生副主任代表海委做了重要讲话。下游局汪大昌局长致欢迎辞。天津市政府、市水利局、西青区、静海县、海委及工程参建各方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开工仪式。
建设过程中,2005年6月2日,水利部敬正书副部长率领国家防总海河流域防汛抗旱检查组一行到工程现场检查工程建设、防汛工作情况。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及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邓坚陪同检查。
2005年9月29日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一行视察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听取了建设局关于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海委主任任宪韶、副主任王文生、海委海河下游管理局局长汪大昌、建管局局长康福贵等陪同。
2006年8月7日 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一行视察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并慰问参建职工。天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海委任宪韶主任、海河下游管理局汪大昌局长陪同视察。
2007年5月22日 水利部副部长周英率领由水利部、国家防总办公室、海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组成的国家防总海河流域防汛抗旱检查组,对工程安全度汛工作进行了检查。海委主任任宪韶、下游局局长汪大昌陪同。
2006年,水利部监察局陈庚寅主任、水利部政法司副巡视员李崇兴等先后到工程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海委任宪韶主任,海河下游局汪大昌局长陪同检查。
海麟副市长高度重视该工程建设,把工程建设当成天津市分内之事,三次亲临工程现场指导,鼓舞参建人员士气,解决相关难题。部、委领导绝对给力,海委主任邓坚、任宪韶,副主任王文生、户作亮、田友,总工曹寅白,纪检组长于耀军等领导多次深入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主持验收会议等,把进洪闸建设例入海委重点工作来抓,海委委办公室、建设与管理处、规划计划处、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海河流域分站、财务处、监察处、水土保持处、水资源保护局、海委档案馆等部门单位同志更是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支持到位、服务到位、监督到位,对工程顺利建设完成交付使用给予了坚强保障。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独流减河进洪闸工程巍然屹立在东淀下口、独流减河首部,独流减河进洪闸管理处在水利部海委海河下游局领导下,管理井井有序,已经成为海委工程管理示范单位、水利部工程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工程防洪、排涝、输水、保水、生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新时代中央治水思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明确,河湖长制政策的落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统领下,进洪闸工程必将发挥更大作用,进洪闸管理处的明天将更加灿烂。 |
||
编辑:高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