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漫忆海河--追忆百年水文站,弘扬百年水文精神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20-08-11 13:52:13 来源:海河下游管理局
打印
     

 

西河闸管理处   屈海晨
杨柳青水文站始建于1918年,在经历了建站初期--北洋政府期间(1918年-1928年)、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期间(1928年—1937年)、洪水肆虐--日伪政府期间(1937年—1945年)、战乱停测--国民政府期间(1945年—1949年)、社会动荡--建国后(1949年—1980年)、 发展壮大--(1980年—至今)六个时期的风雨洗礼,杨柳青水文站用实际行动为海河流域水文事业书写着青春和色彩。
一、百年建站历史
经1917年特大水灾后,北洋政府为整治海河流域各河道,于1918年3月在天津成立顺直水利委员会,并在杨柳青等九处重点河道设立水文站进行水文气象观测,其中杨柳青水文站是天津最早的水文气象观测机构杨柳青水文站从此走上了102年的水文历史征程。
杨柳青水文站观测项目
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测站分布图
二、百年水文精神
一百年来,杨柳青水文站见证了水文事业的发展轨迹,正是由于老一辈水文人艰苦奋斗的付出为水文站的今天打造了坚定的基础,使我们收获了具有水文人特有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是推动单位发展最深沉的力量,为此,水文站梳理总结百年来水文行业精神,并结合当前水文工作实际,总结提炼了五种工作作风、六种奋斗精神、五戒五负责工作态度、六不工作习惯,这些好的工作作风和奋斗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水文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1、五字测报工作作风:“快准细严实”(测得快、记得准、算得细、审得严、报得实)。
及时获取准确的水文要素、掌握水情变化过程,为防洪调度、水资源管理以及工程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是水文测验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水文测报工作中必须保证成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对每一项水文数据负责,及时将水情信息报送上级部门,为防汛科学调度和应急抢险提供重要决策,因此做好水文测验工作非常重要。
2、“六种奋斗精神”(热爱水文,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甘守测站,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雷厉风行,注重实效的拼搏精神;讲究质量,严谨测报的求实精神;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凝聚精神;勇于创新,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  
水文是水利的尖兵,防汛的耳目。老一辈水文人本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心怀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度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工作上从不抱怨、从不攀比、从不计较得失,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3、“五戒五负责工作态度”(戒假报错报,要对历史数据负责;戒自私自利,要对自己人格负责;戒懒散懒政,要对自己工作负责;戒虚情假意,要对同事领导负责;戒不思进取,要对家人子女负责)
水文工作的严谨性和真实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监测、记录、分析、整理、报送数据过程中,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用严谨细致高度对待每一个数据,要做到爱岗敬业,珍惜自己岗位,只有热爱工作,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4、“六不工作习惯”(使用仪器要细查,不使用“带病”仪器;作业程序要规范,不出现“漏项”操作;记录数据要清晰,不出现“笔误”作假;校核把关要严谨,不出现“浏览”过关;上报准时要到位,不出现“中途”梗阻;整编资料要及时,不出现“拖沓”突击)。
水文测验是水文业务的基石,我们必须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水文测验工作。要做到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把关水文测验数据,不断提升应用水文设施设备的能力,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三、百年水文传统
选择水文工作,就意味着坚守和奉献,因为选择水文他们要克服测站的偏僻和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选择水文他们要疏忽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选择水文他们要奉献自己一辈子青春和难舍的爱情,水文站自建站以来,涌现了一批批爱岗敬业、默默坚守水文人,他们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诠释着水文人的责任与使命。
---坚持敌后水文工作的吴树德、金海祥、于鸿猷
1937年天津沦陷后,为坚持水文气象资料观测工作,吴树德,带领金海祥、于鸿猷两名助手在水文站坚持开展水文气象观测,1944年4月15日,日军将吴树德、金海祥、于鸿猷三人逮捕,金海祥不堪忍受酷刑,撞狱门而死,吴树德面对日军遭
毒刑拷问毫不屈服,将他活活烧死。抗战胜利后,二人被认定为抗日殉国忠烈,相继入祀天津市忠烈祠。只有于鸿猷死里逃生,继续在水文站坚持水文工作。
吴树德、金海祥、于鸿猷等人在测侯所全体职员合影
----不顾个人安危抢救测船的水文站长李兆斌
1963年8月,海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我站水文职工在迎击洪峰的日子里,更是抗洪大军里的“侦察兵”,做为水文工作者,越是大雨越要加紧观测,掌握水情变化,及时报送水情信息,李兆斌看到渡河索被冲断,木桩被拔出,第一时间带领大家打好木桩,架好绳索,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水中紧扣渡河索,带领大家完成测验,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水文人应尽的职责。
《天津日报》刊登我站水文职工抗洪新闻
----巾帼不让须眉,不惧严寒酷暑的水文站长梁淑敏
自2000年至今,梁淑敏同志巾帼不让须眉,不惧严寒酷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坚强的毅力,带领水文站职工圆满完成6次引黄济津输水等水文工作,她是水文站最靓丽的风景线,彰显着新时期水文人最优良的作风与风采。
引黄济津输水
四、百年水文发展
杨柳青水文站在移归海河水利委员会后,水文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投入水文经费,改善水文工作条件,提高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水文技术装备,提高了水文测验能力和工作效率,注重对水文资料的保护与整理,延续水文资料连续性,宣传水文站历史及水文文化,传承百年水文精神,多方面研究水文工作,编写各类水文业务书籍及手册,为海河流域水文事业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1.水文站原站址位于杨柳青镇仙人胡同14号(因胡同内有一“神汉”为人治病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因要破除迷信,改为“化民胡同”),1958年西河闸建成后迁至西河闸管理处驻地柳叶岛办公。
杨柳青水文站原址
杨柳青水文站现址
2.提高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文测站监测能力,更新水文技术装备配置,提高水文测验能力和工作效率。
水文站自记井原貌
水文站测流缆道现貌
3.水文资料是水文站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线水文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和辛勤成果,自建站以来,注重对历史资料保护收集和整理,至2020年已有102年和水位(潮水位)、降水、71年流量、68年含沙量、气象观测等水文观测历史,为天津市气象部门和海河流域防洪抗旱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1938年水文原始资料
4.水文站在建站百年之际,注重宣传水文站历史文化,对建站100年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了水文百年展室,完成了建站后六段历史沿革的撰写,总结了历代水文职工的好传统、好作风,让大家去触摸水文发展的历史年轮,去感受水文历史发展的如歌岁月。
百年水文展室
五、未来展望与目标
一百年来,杨柳青水文站经过百年风雨历程见证了水文事业的发展轨迹,收集了珍贵的水文数据资料,收获了具有水文人特色的精神财富,我站今后将按照国家大水文发展规划,提高水文现代化服务和监测能力水平,提升水文站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弹指一挥间,匆匆一百年,水文站正是在有像他们这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水文人,才得以发扬光大,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后坚持开展水文气象观测的吴树德、金海祥、于鸿猷,他是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测船的水文站长李兆斌,她是巾帼不让须眉、不畏严寒酷暑坚守在水文一线工作的水文站长梁淑敏,他们用一辈子青春去谱写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用爱岗敬业精神支撑起对水文工作的热爱与责任。
我们将继承老一辈水文人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水文精神,秉承只争朝夕,不忘韶华理想信念,积极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立足岗位,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扎实工作,为海河水文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