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下游局普法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
为切实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海河下游局不断深化普法阵地建设,于2018年在独流减河防潮闸建成首个普法基地,2023年挂牌成立独流减河进洪闸普法基地。近日,海河下游局完成了独流减河进洪闸普法基地的升级改造,普法基地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独流减河进洪闸普法基地是海河下游局第二个海委普法基地,由法治文化广场、莲韵广场、展示馆、党建文化园、水文化长廊等五部分组成。经过升级改造后的普法基地,进一步扩大了规模、优化了布局,丰富了宪法、民法典和水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自建成后,普法基地持续对周边群众开放,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600余人次,有效发挥了普法基地的功能作用,促进提高了公众的法治意识。
海委政策法规处在实地查看普法基地建设和升级改造情况的过程中,对独流减河进洪闸基地在规模、内容、创新等方面的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一步,海河下游局将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普法基地的功能作用,将法治文化与单位文化相融合、与周边红色资源相衔接,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共同开展宣传、扩大受众,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一是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抓好对内对外“双向”普法,切实履行社会普法责任;二是扩大普法基地辐射范围。带动广大基层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三是充分利用行政执法“四项机制”。加强与公检法司、水务、街道等部门单位的互动协作,形成普法合力,拓展普法的深度和广度。(水政处 王伟童) |
||
编辑:高专 | |||